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6章 左右為難,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侯君集滿腹牢騷、滿腹委屈、妒忌賢能,竟爾作出如此之事,今時今日,他身陷牢獄是罪有應得。曾有大臣說他恃功生驕,心懷反意一樣。依臣看來,他恃功生驕是真,但心懷反意就未必了!”

等三司會審結束,送來最終的結果時。長孫無忌目光閃爍,他猶豫了一會兒,便站出來說了一番話。

李世民神色稍緩,他也覺得長孫無忌所言不錯,侯君集千錯萬錯也是有功之臣,侯君集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想要讓李世民嚴懲他真的不容易,李世民對於敵人冷酷無情,哪怕敵人是他的兄弟、兒子,有著鐵血帝王的手段,但對於一直追隨他左右的心腹,卻非常的念舊。許多國之功臣,因為功成名就,性子大變,常常做出格的事情。

李世民對於這種情況,只要不是太過,通常都是以勸說為主,並不忍心罰之。

歷史上的侯君集也是如此。他禍亂高昌,讓李世民下了大獄,但讓岑文字一勸,也就得到寬恕,而且並未受到重則,反而官復原職。足見李世民很念舊情,對於功臣有些放縱,不忍大罰。

對於侯君集,李世民內心深處還是寄予希望的,希望他經此一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洩漏軍情是真,可畢竟沒有造成多大的傷害,反而讓秦風將計就計之下,輕而易舉的吃掉了頡利可汗精銳之旅,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說,侯君集是立了功的。

當然,這是開脫之名。如果不是秦風警覺,結果將是如何可想而知,如果李承乾遭遇不測,以李世民那幾個兒子的德性,為了儲君之位,定然鬥個頭破血流。

可假設畢竟是假設,事實就是事實。大唐沒什麼損失,李世民的怒意自然是降到了很低很低,這怒意一降,愛才之心就這麼上來了,這也只存了略施薄懲之心。

而且,罰的太重,讓他在大臣面前抬不起頭來。對他的未來有害,所以有心赦免。

“朕要親自問問侯君集!”一提這個又愛又恨的心腹愛將,這一刻李世民又生起了真火。

“慢著!”魏徵大叫一聲:“陛下打算怎麼處理此事?”

魏徵臉色也是鐵青,侯君集這種做法,便是身為好友的自己人都無法接受。

魏徵對大唐沒有絲毫私心,他認為侯君集是個心胸寬廣文武雙全的人才,所以,多次向李世民舉薦侯君集。在他的思想裡,壓根不在意自己要舉薦的人是何來路,他只在乎被舉薦的物件是不是有真才實學,是不是品行俱佳,只要是真正有德有才華的人才,哪怕舉薦人是一個乞丐,他也不在意。侯君集的能力,恰在他的認可行列中。

可不曾想,自己竟然為了這樣一個自私自利的小人,而不惜與李世民、房玄齡、杜如晦鬧過大紅臉。

現在,看清了侯君集的真面目之後,他又怒又愧,甚至還有一種挫敗感,他發現自己在觀人一道,確實不如房杜,有種愧對天下、愧對同僚的感覺。

魏徵為人頑固,可不是善男信女:當初李靖、秦風、李績滅突厥之後,魏徵就很霸氣的給李世民上疏,在文中寫了一大推道理,當其中的關鍵就是幾個字“突厥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敗者也。此是上天剿絕,宗廟神武,且其世寇中國,百姓冤讎。”

意思很簡單就是突厥人面獸心,留之必有禍患,應該將他們盡數殺絕,種族屠殺。

這殺伐果敢的李世民都讓魏徵給嚇到了。

魏徵在種族這方面就如一箇中二的皇漢少年一樣的偏激。

在他的為人處世理念裡,好人該賞,惡人當懲。

侯君集無疑是魏徵心目中那種大奸似忠之徒。

李世民神色一變,無奈道:“還能怎麼辦?侯君集畢竟有才華,而且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洩漏軍情對我大唐並未造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