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7章 抉擇,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的土地,可薛延陀裡的那些狼崽子們稀罕,還有那個背棄了祖宗的突利也同樣稀罕,一旦他們北逃,草原上的一切的都將改名換姓。夷男現在已經得到了唐朝的支援,當他們坐穩北方草場,只憑他們這群殘兵敗卒,如何反攻的回來?

想起薛延陀的可汗夷男,頡利就是後悔不已,早知他會帶來如此危害,最初就應該聽信義成的話,將他殺了個乾淨,也不至於落入今日的地步。當然,最不應該的是支援當初裝孫子的李淵、李世民父子。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可以買,戰爭也並不是單機遊戲,推倒了可以重來。

極力揮去了腦子裡胡思亂想,頡利可汗道:“還有兩策是什麼?”

趙德言道:“唐朝的意圖是合圍,將我們困成甕中之鱉,但是我們若是能在翁中開個缺口,就能夠打破他的合圍戰術,此策說白了也很簡單,就是集中全部力量,作幹坤一擲之舉,在最短的時間裡以雷霆萬均之勢將城下的李靖軍打垮。然後,我們就能夠草原上如魚得水,來去自如。我們在草原上佔據著天時與地利,比耗時間,我們耗得起,但是大唐卻耗不起。”

頡利眼睛一亮,已有了決定,但還是問道:“最後一策?”

趙德言偷偷的看了面沉似水的頡利一眼,小心翼翼的強調著說道:“最後一策是中下之策,那就是立刻向西撤退,向西突厥可汗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求援,借來兵十萬精兵,與大唐死戰到底。”

西突厥,原是突厥汗國西面可汗,後面突厥汗國被隋朝分裂成西突厥、東突厥兩部。西突厥經過一番戰亂,統葉護可汗奪得汗位,他在位期間,北並鐵勒餘部,西南逾阿姆河,佔領吐火羅故地,拓境至賓(迦畢試)北界。統葉護可汗號稱有控弦之士數十萬,武功超過代可汗。統葉護為了鞏固突厥人在中亞的霸權,將西域諸國王納入軍事行政體制之內,授予“頡利茇”官號,另派吐屯一名駐紮監視,督徵賦稅。此外,又將汗國政治重心西移,置新牙於石國的千泉(托克馬克附近),直接控制戰略要地碎葉川和絲綢之路的熱海道。只是統葉護自負強盛,用政苛勐,於627年被他伯父所殺。其伯父順勢登上了汗位,便是現在的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只是西突厥代可汗,一直以自己是突厥正宗而自居,把東突厥視為叛出門戶的敗類,還曾想過與唐朝聯合一起幹掉頡利,只是當時的頡利太過強勢,最終合作不成。而東突厥這一邊又將對方視為敗類,故而,雖是同宗可關係卻僵得不能再僵。

作好讓頡利怒罵準備的趙德言一語剛出,頡利果然是臉色劇變,顯現一絲厲色道:“住嘴,這話在讓我聽到,絕不輕饒。”

“喏!”趙德言閉嘴不言。

阿史那先突、沾爾忽也是一臉憤怒的表情,這也怨不得他們,他們一直讓先輩灌輸著一個概念,那就是因為西突厥的背叛,所以,偉大的突厥汗國才轟然坍塌,故而,對於“罪魁禍首”的西突厥,沒有人懷有好感。

這投奔西突厥,等於承認了西突厥才是突厥的正朔。

這對於頡利這個東突厥的汗王來說是無法容忍的恥辱。

東西突厥的關係,與華山派的劍氣二宗如出一轍。現在的東突厥就與失敗後的劍宗一樣的心態,就算全體毀滅,也不會低下高貴的頭顱。唯一區別是的導致失敗的敵人不同,一個是來自於自家人,一個是因為外敵。

“你們就在這兒休息吧,兵敗的訊息傳來之前,哪兒都不能去!且容我考慮考慮再作定論。”頡利想了半天,也無法下得結論,他個人是偏向第二策的,可是一個之前毫無名氣的少年將軍都能把突厥攪了個天翻地覆,美名傳遍天下的李靖又豈是那麼好對付的?

一時間,頡利無法下得結論。

趙德言正要再說,卻收到了義成公主的眼色,無奈之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