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9章 捷報抵長安,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耕即將來臨。這次大規模用兵,對於糧草消耗極大。

這春耕是否順利,直接意味著來年是否有個好的收成。他對此格外重視,再三叮囑司農卿,要抓緊生計,積極開擴田地,並且給出了許多的優惠,鼓勵百姓生產。

諸多良臣也提出了一些利國利民的政策,李世民覺得合理,一一照辦,即便存有異議,也沒有憑藉主觀判斷,而是提出來與大臣商議,集合眾人之智來解決問題。

整個朝堂呈現一片祥和之氣。

在他們這群真正的幹練大臣面前,幾乎沒有什麼問題是得不到解決的。

所有存在的問題,都一一讓他們克服。

在處理完政務後,李世民將話題轉移到了軍事上,詢問了一切的調配情況。

“陛下,這徵突厥比我們想象中的更要嚴峻,糧草消耗數量更是遠遠超過了我們的預計!十餘萬大軍日耗糧約五千石,一月則十五萬石左右。從長安至大草原需用時二十餘天,期間僅是運糧隊就三萬餘人,他們糧耗二萬石左右。這方才開戰不久,我軍已耗糧二十萬石左右。日後陸續運送,運糧隊不斷的派遣,所耗糧食更多。依照估計,若遠征軍半年不勝,我大唐將元氣大傷。之後,三年無法進行大規模作戰,不然,國庫將會陷入崩潰的局勢。”

房玄齡臉色嚴肅的站了出來,一串串巨大的數字從他口中說出。

這數字之巨大,令人震撼,滿朝一片嗡嗡之聲。

李世民也漸漸露出了驚愕的神色。

房玄齡提出這個問題,也並非是打算追究誰的過錯。而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

大唐不缺英明果決的君主,不缺大將名將,不缺能征善戰的將士。

要問初唐最大的弊端是什麼?那麼,所有人都會回答一句話:人口少,經濟農業上不來。

這是限制大唐發展的最大問題。

“朔方大捷,大唐萬歲、大唐威武!”便在這時,傳來了震耳欲聾的巨大歡唿聲!

“勝了!我大唐西路軍勝了。”

李世民動容的長立而起,急切道:“快快有請鴻翎急使!”他不是沒有接到過大捷的戰報,可這一次意義非凡,特別是在房玄齡提出消耗之時,意義更加重大。這個捷報來得太過及時了,這麼一來,各種浮躁、反戰的聲音還沒有開始就讓這一份急報壓制得胎死腹中。

“陛下!朔方信使……”殿外,傳來一個宏亮的聲音!

“宣!”李世民二話不說,一個“宣”字直接的斷了侍衛的將要說的話。

“虎賁軍大將軍帳下陳戰,拜見陛下!諸位大人!”鬍子拉茬、發如亂草的一員士兵掙開兩位侍衛的扶持,大步上前,雙手高高舉起戰報。

內侍總管將戰報,拿在手中,李世民讓他當眾念出聲來。

內侍總管輕輕展開信紙,朗聲讀道:“十一月一十三日,虎賁大將軍秦風奉兵部尚書李靖之軍令,連夜出兵四萬,直奔突厥西路軍集中營,並於十一月十八日清晨,日出時偷營劫寨,突厥軍猝不及防,我軍以三千的代價斬首敵人六萬餘眾。並於次日凌晨拔營,奔往定襄與大總管李靖會師,以期一戰拿下敵酋,爭取節前回長安過新春!”

“大白天偷營劫寨?”

群臣面面相覷,一個個兀自不信,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入眼的盡是迷茫,難以置信的臉色。

太不可思議了,哪怕是李世民這種知軍之人,一時也蒙圈了,他打了大半輩子仗,也看過兵書無數,可大白天去偷營劫寨的絕對是首次聽聞!

“荒謬!”一個御史站了出來,大聲呵斥:“大白天,怎麼可能偷得了營?你當突厥人是晚上行動白天睡覺?還是認為全朝文武大臣都是不識兵的大傻瓜?”

李世民皺眉思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