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0章 野望,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風用兵奇、險,但是,我透過他一個又一個的出擊中發現了他的一個用兵規律,那就是從來沒有正面作戰。”趙德言扇著羽扇,一派絕世而獨立的高人風範。

阿史那先突、沾爾忽面面相覷,在那裡發著愣,後者忙道:“先生,能夠說明什麼?”

趙德言道:“沾將軍問得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用兵的風格,李世民用兵向來堂堂正正,敢拼敢殺,以陽謀為基,打的天下群豪束手誠服,便是強如王世充竇建德者還不是讓他一戰而擒。他再怎麼變,也脫離不了這個範疇。同樣,秦風用兵險奇,他亦脫不了這個範疇,而這也證明秦風不善於打硬戰,不善於打大規模的對抗戰。而我們突厥最擅長的恰恰是打正面對決的硬仗,最不怕的就是打硬仗。只要我們不給秦風偷襲的機會,那麼,我們就贏定了。”

“是的,是的!我大突厥的勇士最不怕的就是打硬仗。”阿史那先突、沾爾忽大為得意的說著。

趙德言繼續道:“自古以來,分兵冒進乃是兵家大忌。大唐不適草原特性,萬里征伐,卻沒有采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法。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分兵而戰,將力量一分為三,弱化自己的戰鬥。只要我們能夠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首先包圍殲滅他們的一路大軍,餘下兩路再分而擊之,以多打少,兩路進兵,不過笑話而已。”

阿史那先突、沾爾忽眼中一亮,覺得很有道理,心中歎服,互望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意思,這趙德言果真不是愧是大汗的心腹,不簡單啊,難怪大汗如此信任,並重用,原來別人是真材實料。

趙德言眯眼偷偷的瞧了兩人的反應,心頭大樂,忽悠,這純粹的忽悠。

阿史那先突、沾爾忽是不瞭解唐軍的事蹟情況,趙德言身不漢人,且研究過大唐各位將軍的風格,豈能不知唐軍的詳情?

這“分兵冒進乃是兵家大忌”也確實不假,可是要看時間地點以及統帥的人物……

唐軍三路大軍的統帥分別是李靖、李績、秦風,除開秦風這新近崛起的小將,另外二個都是赫赫有名的名將,智勇兼備,身經百戰,懂得因時制宜。

若是將整個突厥的兵馬聚集起來,只攻一路而去。不論是誰,哪怕是擅於野戰李世民也會找個佔據地利的位子龜縮起來。施展這種戰術也意味著放棄另外兩路,任意發揮。另外兩路也會在得到訊息的第一時間勢必會長驅直入,將大後方攪得一團亂麻,最後三面合圍。

因為三人中沒有一個是簡簡單單就落敗的人物,同樣的三人中沒有一個是可以隨意放任不管的人物。

假若突厥真採用這個戰術,勢必會照成這邊打不下來,大後方完全落陷的慘痛局面,那時突厥就離滅亡不遠了。

阿史那先突、沾爾忽並非不會打仗,但他們在怎麼身經百戰也只是依著經驗領悟戰術方面的知識。這戰略層次的學問,不是輕易就能夠學會領悟的。

趙德言有涉獵這方面的學問。而阿史那先突、沾爾忽卻不能體會個中奧妙,只覺得很有道理,對於他們此來的目的更有信心了。見兩位主將總算恢復了自信心,趙德言總算鬆了一口氣,如果連主將都失去了信心,接下來的仗就非常不好打了。

不過他也並非全是悠然二人,在兵力充足的之下,打敗秦風這一路還是非常有可能的。當然,前提是二人必須要聽從自己的調遣。

阿史那先突也不再拐彎抹角道:“趙先生,也不怕你笑話。我兄弟二人深知秦風的厲害,對他心有畏懼,而今我們離朔方最近,就算他們步騎結合,也僅需四天的時間,跟他這一仗避免不了的,我與沾爾忽兄弟自認不是他的對手。趙先生來了,也說了這翻話,我們心中也有了一些底氣,可怎麼打,我們沒有一個好的想法,現在能夠對付他的也只有趙先生你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