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1章 行軍,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朝固有的做法,名義上效忠大唐,暗地裡卻自我發展。
野心,每個人都具備。
有著外在條件推動之下,野心就像春天的野草一樣瘋長。
趙德言就是這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這人身份地位越高,心態越容易變,越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就算趙德言這樣的一個書生也不例外。遙想當年,年輕氣盛,只想著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然後用自己的謀略,成為大隋朝的一代軍師,然後追隨偉大的帝王投身疆場,開疆擴土,以前他認為那才是自己的歸宿。可是當學藝後,恰逢天下大亂,強大的隋朝就像一統天下的大秦朝一樣,在旦夕之間轟然坍塌,不復存在。於是他又想著效力於某一路諸侯,可他一個青年書生,又心高氣傲,鬼才用他呢。一氣之下,學諸葛亮躬耕於太白山,潛心學習,最後,上鉤的不是中原的任何一個諸侯,而是頡利可汗,於是他又產生了新的想法:助強大的頡利可汗,在草原上建立一個強大的封建帝國,然後,揮師南下,消滅剛剛一統的大唐王朝,讓當初鄙棄他的李淵後悔一輩子,可不曾想到,頡利失敗了,而且強大的突厥也要完蛋了,這時,心又變了。既然頡利是扶不起的阿斗,那麼,就自己出來幹一番事業,四十多歲的自己還有的是時間和精力與草原各部落爭取資質。
不過,野心需要實力去實現的道理趙德言還是懂得的,他一直等待著領兵出征的機會,企圖打造強大的聲望,然後,以名聲來招賢納士。現在,機會有了,就看接下來一仗是何結果。勝了,自己則將成為突厥、頡利軍中名符其實的二號、三號這樣的人物,敗了,一切的野心與夢想將煙消雲散。故而,在南下的路上,他就一直思考著如何去打這一仗。
就在阿史那先突、沾爾忽放心的唿唿大睡的時候,趙德言在腦海中不斷的完善著自己的計策。
想不出計劃有什麼破綻漏洞,趙德言起身給頡利寫了一封信,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讓頡利放心之餘,還以一副忠臣孝子般的口吻千叮萬囑,讓頡利務必要小心李靖與李績這李氏雙璧,且建議頡利可汗利用即將到來的惡劣天氣,以及唐軍後勤不足的實際情況,將兩路唐軍生生耗跨,逼迫唐軍不得不退軍。
趙德言之所以竭盡全力的為頡利可汗著想,不是他忠誠,而是他知道頡利現在還不能敗,至少在這一次危機中不能敗,不然的話,一切就全完蛋了。忙碌完畢,趙德言才放心大睡。
**********
就在趙德言自以為是、枕著美夢入睡的時候,秦風率領朔方兵馬已經出了朔北草原,以均速往他們的營地不除不疾的行進。
近一年的時間裡,秦風對於兵卒的騎術、體力把關得極其嚴苛甚至到了變態的地步,在他的理念裡,但凡是他秦風的屬下,縱然是步卒也要擁有一定的騎乘水平,能夠適應長時間在馬背上的生活、戰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秦風每隔一週,都會抽出一天時間特地來練習全體士卒的騎術,一天來訓練士卒的體力、耐力。然後每半個月再來一次野外訓練,讓他們適應未來戰爭、適應各種惡劣環境下的生存技巧,以及不管何時何地都必須具備的團隊凝聚力。
這一系列的幸苦並沒有白費,就算四萬兵中有一萬步卒五千弩手,他們的行軍速度依然是極為迅勐。
這一路行軍,由於沒有後勤隊伍的拖累,達到了三日五百,六日一千的速度,這樣的速度讓程咬金這個副手、沙場老將歎為觀止,特別是令到禁行的嚴厲軍紀,更加讓這老魔王見識到了軍紀的魅力與軍紀的重要性。他心中已下決心,回去後一定把金吾衛的軍紀給抓起來,要不然,下一次比賽,自己還得淪落到中下游的水準,逃不了李世民一番說教。程咬金為人粗糙,卻不自大,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十分和藹的人,雖說嘴巴不饒人,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