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6章 皇帝教子,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乾兒,此事關係重大,絕不能讓任何人知曉。若是洩漏隻言片語,我大唐就會聲譽掃地,到時,誰願意與大唐結盟?”李世民神色一片肅然,他十分鄭重的叮囑著李承乾。

李承乾點了點頭,過了半晌道:“大舅也不能說?”

“不能!”李世民毫不猶豫道:“知道的多一人,就多一分洩漏的風險。”

“喏!”李承乾微微一凜,透過李世民這話,他發現自己的父皇似乎對長孫無忌已不像以前那麼言聽計從了。同時,李承乾也發現長孫無忌好像也變了,他不像以前那般全力支援自己了。這似乎從自己與秦風走近的時候開始的。

“你別多想。”李世拍拍李承乾的肩膀,笑了一笑:“你也下去吧,明天,你代朕宴請各國使節!這天下終歸交給你,多鍛鍊鍛鍊一下自己的能耐。”

“喏!”李世民這番話,李承乾本應當是狂喜的,可是他此刻卻只覺得沉甸甸的使命感、責任感油然而生,訥訥道:“父皇,兒臣,兒臣……”

“怎麼了?”李世民問。

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氣,道:“兒臣怕做得不好,有負父皇厚望。”

李世民道:“你這太子做得比朕所期望的強了很多很多,父皇相信乾兒做得比父皇還要好,你不要有壓力,也不用擔心。皇帝也是人,是人都會犯錯,犯錯不要緊,最怕的是一錯再錯,為了防止一錯再錯,所以你要聽大臣們的諫言,從中分析誰對誰錯。作為一個君王,必須公私分明,絕對不能因私廢公,實話與你說,從私人感情來說朕非常不喜歡魏徵,可是從國家大事上而言,朕卻非常需要魏徵這樣的人,這種人說話很難聽,可他的出發點是對的,所以一個人可以無才無德,卻不能沒有容人之量,也不能沒有識人之明,這一點你要切記在心。”

“乾兒,以後,你千萬不能恨那些掃你面子的人,即使他說的有多難聽,他都是為了你好,為了讓你糾正錯誤,所以你不應該恨他,反而因該感激才是!只有這般剛直不畏強權的人物,才是真正值得依賴的臂膀,才是真正為大唐著想的人才。所以,所以,父皇對魏徵只有讚賞而沒有任何的怨恨。一個敢指出你錯誤的人,比一個奉承你的人,更加難得百倍。你若做不到這一點,你便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

語重心長的話,讓李承乾激動如泉湧、雙目噙淚,他半晌也說不話來,只是重重的點頭。過了一會兒,才道:“兒臣記住了父皇的話!兒臣告退。”

“乾兒,于志寧這老傢伙如何?”望著李承乾的背影,李世民突然問了一句。

老傢伙?

“這老……”茫然不知所措的李承乾本想也跟著叫“老傢伙”,但是一回首,見李世民眉毛都豎了起來,趕忙改口:“於先生與孔老先生一樣是宇內知名的大儒,經學方面鮮有匹敵。”

“婦人之見!”

李世民對李承乾的話不屑一顧,反而對他說道:“乾兒,那老傢伙學問是有,若論經論道確實鮮有人比得上他。但他過於迂腐死板,不知變通,將聖人之言,視為無上真理。這個老傢伙把聖人之言當成了聖旨一般,一旦別人有所疑義,他就跳出來爭辯高下。還是你妹夫說得好,聖人之言是對的,可時代在進步,後人面臨的人與事與聖人活著的那個時代大不相同,問題不同,答案自然也不一樣,墨守陳規毫無益處。具體的問題當視具體的情況去分析,絕對不能一概而論,要不然就是紙上談兵的趙括的下場,最終將慘敗而亡。乾兒你可學他的文化知識,但決不能學他的為人處事,於國無利,於己有害。”

李世民這話可說到李承乾心坎裡去了。

昨天于志寧、孔穎達教他君子的處事之道,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當以義為先,只有小人才處處重利。說了一大通的典故,聽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