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8章 臣無異義,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一來,唐王朝就能夠在高句麗這兩個分裂的諸侯間,左右逢源,分別在他們彼此的後面揮動馬鞭,讓他們彼此狗咬狗,讓高句麗在內鬥中損耗國力。大唐趁機凝聚糧草、經濟,為再次出征而準備。

至於前朝倖存者的存在,李世民隻字不提,除了秦風與他們父子二人,也就只有房玄齡、杜如晦知道了。李世民的意思是讓他們繼續蟄伏,等待時機以作奇兵之用,當然,大唐會派遣人才去給他們當參謀的。

緊接著,李世民又頒佈了新的人事任免,首先,免去還沒有上任的吏部尚書秦風一職,改任幽州大總管,全權負責一州之軍政要務,原虎賁軍將士再一次劃入秦風帳下;原幽州大總管、江夏王李道宗則榮任六部中的禮部尚書。

把秦風這尊殺神調往幽州——這個與高句麗接壤的地方就任大總管,難不成是打算對高句麗動武了麼?聯絡到李世民先前對高句麗的宣言,這份人事任免頓時在朝堂上引發了掀然大波。

自古以來,任何朝代都避免不了主戰主和兩派,主戰派表示只有不斷攻伐才能讓國家強盛,主和派認為只有不戰,偃旗息鼓避免刀兵才是國家強盛的不二之法。

李世民這一透露作戰的意圖,朝中的那些以治為主的主和派立刻跳出來抗議。

首先就是褚遂良:“陛下萬萬不可,我軍年前不久,剛剛經歷與突厥大戰,耗損財物,尚未恢復。去年氣候不佳,並非豐收年,倉庫不實,不利於用兵啊!”

此言不假,打仗打的就是錢糧,雖說秦風的西路軍幾乎沒有動用國庫,可犧牲將士的撫卹,以及對烈屬的安排,那也是一份不小的支出,再加上李靖、李績的數萬大軍的日常用度,國庫一下子又幹癟了下來,以大唐目前的實際情況,卻實不適作戰。

孔穎達這位大儒也少不了賣弄一下,直起了身子道:“陛下我天朝上國以仁為本,番邦小國需以教化為上。況且,那是高句麗的內政,與我大唐無關,陛下出兵討伐有違大德,有違大義也師出無名啊!”

孔穎達話音一落,李世民還未接話,魏徵接著站了出來,他的話比褚遂良、孔穎達更要厲害:“陛下。數千年來,大亂之後,必要大治,唯有如此,才能讓一個國家國運昌隆。恆古以來,莫不如此。秦末大亂,漢文帝、漢景帝免除戰火,重視生產,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民和俗靜,家給人足,牛馬遍野,餘糧委田,出現了四海平一、天下康寧的昇平景象。這一片強盛的文景之治,造就了強盛的大漢王朝;王莽亂政,海內分崩,天下大亂。漢光武帝推行‘偃武修文’的國策,發展生產、大興儒學,才奠定了後漢王朝近兩百年的基業。隋朝初年,也不外如是。對內以治。對外以德,使得番邦臣服,天下大治。陛下,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啊。且看楊廣擁有楊堅遺留下來的如此財富,卻因為窮兵黷武而成就千古罵名。如今天下方定,就想著開拓疆土,連連動兵。此舉於國不利,於民不利,懇請陛下三思而行!”

魏徵的這番話可謂鏘鏘有力,擲地有聲,一字一句,說的是唾沫橫飛。這話,不管是有意無心,都隱隱有將他李世民跟楊廣相比的架勢。

可偏偏李世民還反駁不了,因為魏徵以史為鑑,字字都佔據一個“理”字。事實其實就是這樣,主和能夠發展經濟,讓國力強盛,但卻能夠使得一個國家戰力低下;主戰能夠威加四海,開拓國家疆域,可經濟也因為打仗而消耗過巨,使得經濟跟不上來,雙方有利也有弊。所以出征高句麗並非錯誤的選擇,但是不戰也不是錯的。可偏偏魏徵性子太硬說的太過火,只將李世民氣得,肺都要炸開了。

他惱火之下,一巴掌重重的拍在了案幾之上,砰然巨響,將眾人嚇了一跳。

“禇愛卿、孔愛卿、魏愛卿,誰說朕要挑起戰事了?朕有哪一字哪一句說要出兵了?你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