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1章 真心英雄,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風領著一眾使者面見了李世民,經過一路上的見聞交談,阿拉伯帝國、拜占庭帝國等西方大國,已經不敢有任何的放肆之心。
他們所瞭解的大唐只是一個神秘的國度,富饒、強大。他們並不瞭解李世民的偉大之處,也不瞭解華夏的歷史,更不知道唐朝有今日,時非一代朝代之功,更多的關鍵在於千年文化的累積。只覺得唐朝了不起,了不得,心中更是敬仰。
秦風給他們介紹長安城,但聽到長安城人口多達百萬時候,一個個都驚的說不出話來。西方最大的特點地廣人稀,這種百萬人口的城市,在他們看來就算是做夢一樣。羅馬鼎盛的時候,王城也遠遠不及啊。
最初他們聽到迎賓使節描繪的大唐王朝,心底有些不以為然的。這自然在情理之中,人都有舔犢之情。在外人面前,大多人都不會說自己的國家如何如何的垃圾。哪怕這個國家,真的不怎麼樣。也許唐朝很強大,但他們根本不信有迎賓使節描繪的那麼強盛,心中一直覺得唐朝最多最多就是領先他們一點點而已。這一點點的距離是可以追的上的,而不是用來仰望的。
直到進入了大唐的領土,這一群使者們就傻眼了。也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或許大唐一些地方雖然也比較貧困,是整個大唐王朝有著蓬勃向上的朝氣,幾乎所有人都在努力的作著本行業之事情,他們途徑了北地一帶,那裡雖然剛剛遭受了戰爭的破壞,是正在快速的恢復,各種全新基礎設施,都在緊張的建設施工之中。
在西方,財富大多都聚集在貴族奴隸主領主的手上,百姓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使喚的下人。那個時期,他們是沒有什麼自由可言的。在大唐固然不敢說什麼民主自由,但只要不是那些犯了罪,或者交了賣身契的傭人,尋常百姓還是有很大的自主權。
以前,他們說得最多的是這個國家殘酷的禮教與對百姓殘酷的思想、言論控制,不過他們看到的現實卻是大唐的百姓隨意就可議論朝政,即便是辱罵朝中大臣也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大唐的開放程度絕非他們所能比較。
在唐朝你可以看見一個尋常人奮鬥成為億萬富豪,但在西方就不那麼容易了。西方的貴族奴隸主領主擁有一切力量,常人再如何的努力,都是在為這些貴族奴隸主領主效力。他們做事的熱情可想而知。
雙方在這點上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在西方不可能瞧見這種百姓富足,天下富足的景象。
隨著深入大唐腹地,各國使者都傻眼了。他們這群使者有些強大,有些弱小,弱小的國家發現自己“偌大”的國家,佔地面積都比不過唐朝的一個城鎮,羞得他們險些要找個地縫鑽進去。
即便是阿拉伯帝國、拜占庭帝國這類所謂的強國,也察覺出了大唐的地大物博。西方最偉大的征服者是亞歷山大,他打下了無比遼闊的領土,但與唐朝相比起來,亞歷山大似乎還差得遠呢。
今日到了長安,遇到的震撼更為嚴重。
一座城池,一百萬人口……
正街幹道寬一百多米,能夠容下八十輛馬車並排而行,那規模在各國使者眼中實在是驚世駭俗。即便是西方最強的阿拉伯帝國,他們通往皇宮的幹道都不及長安城幹道的一半。
這差距實在是太大……
前來長安的都是各國精英,一路上的見聞,他們哪裡還分不清楚事實真相。人人都明白,真實的大唐王朝比迎賓使節描繪的,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強的多得多。
面對如此強盛的王朝,各國使節全然沒有了爭鋒的意思,一個個如乖寶寶一樣的聽話,乖巧。
對於李世民敬若神明,對於秦風也是言聽計從。
送上了禮物,國與國之間,展開了接觸,互定盟約,商議絲綢之路的互利條款。
李世民從頭到尾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