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2章 不屈之志,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風看了看追隨仇夷的侍衛,發現這些人頗有章法的將仇夷護衛著,秦風看著十分眼熟,這種隊形是軍隊裡常見的隊形。
而“遼東人士”四字,讓秦風的心頭不由為之一緊。他猜測著道:“你應當是失落在高句麗前朝勇士的後裔吧。”
想不到秦風一下子就猜到了自己的身分,仇夷等人為之一呆,半晌,仇夷才嘆息道:“在下不敢瞞秦大將軍,在下正是前朝將士的後裔,隋帝三徵高麗,每一次均是慘敗而歸,一些將士無法度過大江,只得拼命往北而逃。家父正是其中之一,當時家父率領屬下的叔伯兄弟們衝破了高句麗這幫狗賊的重重圍剿,最終逃到太白山裡安家落戶。只是,前輩們人在遼東,可心裡始終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堂堂正正的歸到故土。”
秦風心頭一顫,打斷了仇夷道:“這兒不是談話的地方,仇兄與諸位勇士與我一道回府,咱們再做詳談也無妨。幫你們引薦,對我來說確實是件輕而易舉之事。不過,陛下日裡萬機,成天忙得腳不沾地。要是沒有合理的解釋,我不認為有這個必要。”
仇夷沉思一會,道:“秦大將軍是我們漢人的大英雄,在下雖在窮山惡水里長大,卻也不曾一次的聽聞將軍揚威域外之威名。也罷,在下便全盤托出。”仇夷相信秦風會以正確的態度面對他這份情報,也不打算隱瞞什麼,秦風邀請他們回府,正合他的心意。只要秦風給他訴說的機會,他就有八成的把握有機會面聖。
回到駙馬府,秦風讓人安排仇夷的侍衛,自己則與仇夷到了一個安靜的房間。
仇夷這才放心,將來意表明。
“大將軍,長輩們一直教導過我們,我們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皆是來至中原,我們是華夏人……實是因為當年隋帝伐高句麗戰敗,百萬大軍幾乎全滅。家父領著殘餘兵馬喬穿著高句麗百姓,方才逃過此節。當年,家父暗自聚集流落在各地的隋兵,為的就是為慘死高句麗的華夏兵卒復仇……只可惜,事與願違。……”記起父輩的往事,仇夷熱淚盈眶。
秦風細聽經過,也是肅然起敬,想不到在高句麗的深處,還存活著這麼一群心懷故土的勇士,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原來仇夷的父親真名叫楚懷忠,在前朝軍中擔任一個小小的校尉,全無名聲。但與北地長大,熱情驍勇,滿懷豪情壯志,一心想效仿歷史上的北地群豪,護國安邦,憑藉自己的能力幹出一番事業。
可願望總與現實相悖,楊廣集合了全國之力,三次遠征。每上次都是遮天蔽日的殺往高句麗。可是每一次都是慘敗而歸。
最怪的一次是出動了三十多萬兵馬,可最終退還遼東的不到三千人。當然,沒有離開計程車兵也並不意味著他們全部陣亡了。高句麗雖是想方設法的捕殺大隋士兵,可大隋士兵實在太多了,高句麗僅有的數萬兵馬,又如何能殺盡三十萬隋軍?隋軍潰敗之後,以漫天遍野之勢四散於高句麗的土地上,有的人在高句麗的圍剿之下,早已化著一堆枯骨,而有的人因為選擇了遠遁深山,故而,活了下來。
楚懷這一支屬於後者。
楚懷找到安全的棲息之地後,便費盡心思的收攏與他一樣的同族士兵,經過多年的尋找、收攏、繁衍,時至今日,已成長成人口將近三萬的村落。
楚懷是純粹的北方熱血漢子,對仇恨看的很重,小恩不忘,有仇必報,午夜夢迴,常常夢見平壤城下那屍橫遍野的慘景,即便已經在高句麗立足,也不忘此恨,立志復仇,攪亂高句麗。
不過他能力有限,一直以來都是小打小鬧,並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動作,直到最近才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楚懷在高句麗生活了十多二十多年,他也在高句麗的國都建立了自己的情報網路。
高句麗當下的國王是榮留王,但是他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