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5章 先天優勢,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見楚懷忠、侯忠等“忠義城”首領大讚李世民是明事理、識進退的明君,秦風心裡也鬆了一口氣,不得不說,他剛剛是在冒險,他也知道這麼直白的把大唐的困難說出來,極有可能導致“忠義城”離心離德,在以後的行事中可能會出工不出力,好在,一切都朝他預想的方向發展著,沒有出現絲毫偏差。

透過這些人的反應,秦風看得出大家都是明白人,暗笑自己多心了,眼見大家都在分析著不出兵高句麗的利弊得失,秦風也在一邊默默的聆聽著。

李世民是一個天生的政客,他處事面面俱到,有理有據,智勇兼備、情義雙全,滿懷雄心壯志。

這些,沒有假。

可秦風最欣賞李世民的地方卻是他的侵略性,與漢武帝一樣,脾性裡身上充滿了攻擊光環。你要是乖乖的聽話,那就相安無事,你要是傲嬌了,想找點事,那對不起,不跟你講什麼道理,直接出兵把你滅了或則打殘打服。

其實從李世民發起步發家,到他登上了皇位,在他的性格里有著很深很重的狼性,他這半生,可以說是把狼性的四大特點發揮得出神入化,所謂狼性的四大特徵就是:“貪”“殘”“野”“暴”

這種狼性在李世民的處事與立場中得以良好的展現,對事業他有“貪性”,他無止境地去拼搏、探索;狼性的“殘”,李世民用在現實中,便是對待人生困難,他一個個地、毫不留情地把它們克服掉、消滅掉;狼性的“野”,便指他在開拓中不要命的拼搏精神;狼性文化中的“暴”則是指在逆境中,要粗暴地對待一個又一個難關,不能對難關仁慈。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發展,沒有這種:貪、殘、野、暴的精神是不行的。任何一個時代,是一個競爭的時代,是一個優勝劣汰的時代,沒有這種“貪、殘、野、暴”的精神,那麼在殘酷的競爭中就會被撞得頭破血流,最終敗下陣來,為歷史所淘汰。李世民深知要在浪尖上求生存,浪谷中圖發展,就要具備這種品格,故而他在前進的道路上,將狼性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正因為他的“團隊”是一個狼一樣的“團隊”,所以,才打造出了輝煌燦爛的“貞觀之治”。

“不出兵,並不意味著我們什麼事都不做,也不意味著任由我們的仇人安享晚年。我們不能正面出兵,但是,我們可以與我們的仇人打游擊戰,在遊擊中將仇敵人有生力量消弱,在游擊戰中消滅掉我們的仇敵。”秦風望著精神徒然煥發的一干人等,笑著說道:“這也是我親自來到這兒的主要目的。”

秦風隨即說了自己的目的,同時,他也解答了什麼是游擊戰,怎麼訓練遊擊高手、怎麼打游擊、遊擊的好處……等諸多問題。為了讓游擊戰更有說服力,秦風舉了活生生的例項,將大唐與東突厥正式開戰前,自己在東突厥進行破壞的經過,一切如實說著,就如講故事一樣。

楚懷忠等人聽得津津有味,再一次確信當今世上也只有秦風一人,能夠將東突厥攪的天翻地覆:若非他練兵之法超於常人,如何建立對抗突厥兵的強兵;若非他武藝超群,如何令將士信任;若非他智勇兼備,發現軍情讓人洩漏,如何能夠巧取烏蒙、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以數千人之損失殲滅敵人十四萬之眾?

當秦風的輝煌戰績一一呈現,楚懷忠等人才知道,有些人天生就是與眾不同,天生就具備著領袖的風範,天生就是征服者手中的利刃。

同時,秦風表述完整的游擊戰術、特種作戰術,大合眾人之心,只因他們多年以來,就是在和企圖剿滅他們的高句麗進行遊擊戰。

楚懷忠等人不得不承認這是個高明的戰術,千百年來那些時常搶掠入寇的異族都是這麼打的。遇到大軍就退,遇到小部隊就吃,能搶就搶,搶完就走,絕不拖泥帶水。

異族的這種游擊戰術,讓華夏各個王朝不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