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9章 暴風雨前,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朝越強。一方是穩健的發展,而另一方呈幾何形式發展,彼此之間的實力差距將會越來越可怖。若不現在行動,報仇的機會將越來越渺茫。
扶余璋一言不發,蘇我倉麻呂也沉著臉,他們不得不承認淵蓋蘇文說的句句屬實。
唐朝立國不久,比他們存在的時間都短,可偏偏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能夠短時間的超越他們,將他們踩在腳下。這得天獨厚的環境,正是他們所向往的東西。
蘇我倉麻呂沙啞著聲音道:“這些我們都清楚。”
“不!”淵蓋蘇文搖頭道:“你們不清楚,你們看到了大唐的繁華,卻沒看到大唐的致命傷害。大唐發展的太快,發展的太迅速,他們皇帝的野心太大,動作太大。這一切與隋朝的楊廣,有什麼區別?”
蘇我倉麻呂、扶余璋互望一眼,均是不解。
淵蓋蘇文解釋道:“他們一樣的有野望,一樣的致力發展。唯一的區別在於現在的李世民比楊廣聰明,懂得體恤百姓,沒有盲目的驅使百姓,將一切發展穩定在一個臨界點。保持著內部安穩的情況下,不斷的對外發展。不得不說,唐朝的這個皇帝李世民真的很厲害。他沒有秦始皇嬴政祖上為他打下的百年基業,也沒有漢武帝先人給他留下的文景經濟,憑著大亂以後的局面,卻幹著他們一樣的事情。只要我們能夠打破這個臨界點,讓百姓受到楊廣時期一樣的待遇,唐朝將如隋朝一樣,不攻自破。現在的唐朝不是我們能夠戰勝的,真正能推翻唐朝的只有唐朝,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唐朝自己陷入內亂。除此之外,大唐的強大隻是表象罷了,去年,大唐殲滅了強大的東突厥,大唐皇帝也尊為‘天可汗’,可事實上,大唐真的毫無損失嗎?要知道,突厥將士都是能征善戰之士,又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說是全民皆兵亦不為過,自古以來,中原有一個說法,那就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東突厥讓大唐一舉殲滅了三十萬人,大唐少說也得損失二十來萬將士吧。或許,他們損失的將士比起東突厥更多,畢竟,大唐是以步卒為主,以步對騎,向來是處於絕對的劣勢,與騎兵作戰,往往是一比四,甚至一比十的戰損,這一點,騙不了人。”
說到了這兒,淵蓋蘇文自信一笑,繼續道:“如果這些不足以證明大唐損失慘重,那麼,有一事實實在在的證明大唐已經無力發動戰爭了。我們先後殲滅了中原數百萬將士,說高句麗中原仇深似海亦不為過,中原也向來將高句麗視為肉中釘、眼中刺,可我們內戰時,明明是他們千載難逢的機會,為何大唐卻按兵不動呢?李世民不知兵事嗎?不懂把握時機嗎?不,他用兵如神,非常的厲害,他不是看不透,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眼睜睜的坐失良機。只可惜,天下各國都讓大唐殲滅東突厥這一戰給打怕了,也讓大唐給騙了。事實上大唐雖是一頭猛虎,卻是一頭病虎,一匹狼就能吞下的病虎。”
蘇我倉麻呂眼睛一亮,呼吸變得急促起來,好一會兒才平復心情,可依舊用著顫抖的語氣道:“公子,請快說下去。”
淵蓋蘇文坦然笑道:“不知蘇我大人知道孫武這個人?這個人很了不起,是中原用兵始祖,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到現在也每日必看。他效力的是很早以前的吳國,當時楚國很強大,遠勝吳國。而孫武看破了楚國經濟上的危機,提出了分師擾楚的疲楚之策。當時的吳王採納了這個意見,反覆襲擾楚國達六年之久,使楚軍疲於奔命,最終吳國以弱克強,五戰五勝佔領了楚國的都城。兩位再想想,隋朝是怎麼滅亡的?楊廣自己胡鬧,天下造反四起,他不弄平內亂,反而三番兩次的來打我高句麗,以至於國破家亡。現在的唐朝發展的太迅速了,他們的根基肯定不穩。只要我們效仿當年的吳國疲敵戰術,消耗唐軍的國力,要不了多久,他們的經濟必定崩潰。”
扶余璋卻沒有讓淵蓋蘇文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