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1章 下馬威,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將軍,您是不是知道練兵的方法,如果可以,是不是能夠傳授一些。”侯亮有些激動的問道。
歷史上的那些精英部隊,無一不是用武將之間傳襲的練兵之法,再經過無數戰爭血戰,來催化出絕世的強兵。
三國這個練兵和戰爭為主流的時期,就誕生了無數讓人敬畏的鐵血精兵。
如曹孟德的虎豹騎,陶謙的丹陽兵,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劉備的白耳兵,高順的陷陣營,諸葛亮的無當飛軍,麴義的先登死士,馬超的西涼鐵騎。
這其中任何一隻部隊,都是經過了歷史考驗,如果讓他們和這些個人英雄主義橫行的前朝遺民對陣,輸贏幾乎是一目瞭然。
即便在大唐內部,盛名遠播的十二衛是大唐頂級的精銳部隊不假,可是他們並不是最有名的部隊,最厲害的是李世民直屬的玄甲軍,之後是李績率領的選鋒軍,當然,現在還有一支年輕氣盛的虎賁軍,與內戰而聞名天下玄甲軍、選鋒軍比較,成名於對外戰爭的虎賁軍更受人歡迎與愛戴。
而目前的大唐,也只有這三支部隊能夠真正的代表大唐的部隊之魂。
“練兵的方法,我倒是知道,也練出立下赫赫戰功的虎賁軍,只不過如果按照我的方法來訓練,這支軍隊能夠留下的人可不會太多。”秦風搖了搖頭,這支軍隊可作戰將士有五千餘人,人數不是很多,但絕對都強兵中的強兵,他們是在近百萬大隋將士裡,經過優勝劣汰而活下來的人,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已經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秦風也承他們個人戰力高,可不表示這些精兵的團隊協作強,而沙場之爭,最注重是的團隊作戰、默契十足的配合。
如果侯亮能夠明白,兵不在多貴在精,博不如專的道理,秦風倒是不介意提點他兩句。
雖然從來沒有自詡為練兵大家,但千年後那些特種兵的訓練方法,秦風還是知道一些的,而且透過練出虎賁軍這麼一支強大的軍隊,秦風對於練兵之法更也多一些體會,而強兵的首要條件就是強身。
看似有用的步弓馬練習,反倒是在他眼中最無用的,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如果去支援那些技術活,戰鬥可不是用嘴來說的。
不管是大隋這些遺民的訓練法,還是大唐府兵的訓練法,在秦風看來就好像是一個家長,在孩子還沒有學會走之前,就讓他去學習跑。
“大將軍,待會我那幾位長輩來了,您和他們詳談吧,縮減兵源可是在那幾位面前最提不得的事情了。”侯亮縮了縮脖子,彷彿想到了什麼恐怖的事情一般。
楚懷忠、侯忠這個點還在自我修練之中,但侯亮現在想起他來,還是心有餘悸,這怕老爹的後遺症可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改過來的。
不過對於秦風心中藏著的練兵之法,侯亮是惦記上了,他老爹與老叔們雖然也會練兵,但練出來的也就是比普通士兵厲害上一些計程車兵。
年輕人總是有著一股一往無前的衝勁,侯亮等後一輩,無時不刻不將自己當做漢人,無時不刻不想著報仇,無時不刻不想建功立業。吐谷渾、吐蕃、象雄、高句麗、百濟、新羅、倭奴都未滅,侯亮希望自己這些受苦受難的父老兄弟成為一支鐵血之軍,在將來的戰鬥中去證明自己,用鐵血一樣的功績去洗刷這份恥辱,成就自己不凡的人生。
秦風理解楚懷忠等人的想法在這個冷兵器時代裡,數量往往代表著強大與否,在異國他鄉里奮鬥,沒有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去支撐,又如何能夠生存下去?
點了點頭,秦風不再這個話題上再糾結,反而是讓侯亮帶他去兵器庫看看,怎麼說待會也要戰鬥了,有件趁手的兵器在群戰中倒是更容易搶得先機。楚懷忠可是說了,軍隊裡有幾個刺頭兵,對於他這位空降而來大將軍可是十分的不滿,想要在演武場上打自己的臉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