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3章 兩個條件,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75章:兩個條件
當李承乾話音剛落,果不其然的在朝堂引起了一陣風暴。孔穎達、于志寧、褚遂良等老頑固一個個的都表示抗議,上參秦風說他無視皇家威嚴先娶嫡長公主,再娶小公主,表示不應讓兩個公主共嫁一夫,說這婚不能賜。
于志寧更是叫嚷著說道:“陛下、太子殿下。這與祖制不符。”
秦風心下冷笑,為了這一刻他可是做足了準備,見於志寧上套了,忍不住問道:“於大人,你口口聲聲說祖制,祖制,那我問您,這所謂的祖制是皇家的祖制、還是天下的祖制?兩位公主不能共侍一夫又是誰規定的?”
“這,自古皆是如此?”于志寧強辯。
秦風道:“於大人這話就不厚道了,剛剛太子殿下說的娥皇、女英難道不是公主嗎?堯的女兒可以,為何到了陛下的女兒就不能?你所謂的祖制不過是後人強加附會而已。於大人,請教你一件事,堯大,還是後面的人?”
于志寧傻眼了,這個問題他還真沒研究過,尷尬的片刻才老老實實的說道:“自然是堯大了。”
秦風白眼道:“這不就結了?堯是老大,也就是說,老大的言行舉止更要正確一點。堯是聖君,是文化的開創者,他的言行舉止才是祖訓,所以我們更要聽他的,學習他的一切。誰反對他的想法,誰就是對堯帝的大不敬,是不孝子孫,根本不配當人。如此不能稱之為人的人,當天人共棄。堯是聖君,陛下是聖君,這聖君行聖君之道有何不妥?只是這天下有一些人總喜歡自以為是,故意曲解聖人的言行舉止,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平時擺出一副老師的臉孔對別人說三道四,卻不知自己像個小丑一樣滑稽可笑。於大人,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當然,於大人不是這種人,您真才實學、剛正不阿、知書達禮、尊老愛幼、上知五千年、下知五千年,奉聖人為天神,對於這點晚輩還是很佩服的。”
於志則一張臉瞬間成了豬肝色,一下子說不出話來。
李世民心中大塊,李承乾也忍不住背地裡向秦風豎起了大拇指。
于志寧迂腐古板,李世民剛剛登基不久的時候,有一次坐姿不對,結果徐文遠以“坐毋箕”的古訓,直接在朝堂上訓斥了李世民半個時辰,弄得李世民想死的心都有了。連姿勢不正,于志寧都能夠說上半個時辰,其他過錯更是不言自明。
李承乾的情況比李世民好不了多少,于志寧的一個任務是給皇太子傳授經學要義,傳授李承乾文化知識。逼得李承乾也不得不忍受于志寧傳授於他的迂腐之道。
于志寧迂腐古板,偏生名氣極大,李世民、李承乾這兩位大唐王朝的一號、二號人物,任是奈何不得他。一聽他的聲音,都會覺得頭大。
秦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說得於志寧啞口無言,最後,還指桑罵槐、明裡暗裡的痛罵了一頓。
大家都知道秦風說的是誰,可秦風聰明就聰明在沒有點名道姓,使得於志寧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口。
但凡被于志寧收拾過的大臣,都忍不住笑出了聲來。
于志寧也覺得秦風是有心針對,老臉氣得鐵青。
可那又如何呢?
若是在後世,吃過於志寧虧的人更是要恨不得給秦風點三十二個贊。
擔任皇族宗正李孝恭輕飄飄的來了一句:“這是我李家內部的家事,豫章是我們李家的孩子,我們樂意將自家孩子嫁給誰就嫁給誰,便是嫁給乞丐也不關你們屁事。”
李孝恭這話音乾落,程咬金在這適當的時候加了一句:“李郡王說得太對了,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滿朝文武也只有他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老油條,有膽子這麼罵孔穎達、于志寧、褚遂良一行人了。
“說得半點沒錯,這種拆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