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9章 新的一頁,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61章:新的一頁
東突厥,隨著這一跪,已經徹底化作歷史之塵煙而煙消雲散。
突厥廢了!突厥完蛋了!
這幾乎是所有在場的大唐將士、百姓的心聲。
處理完了突厥遺事。
還有義成公主、趙德言這類人物。對於他們,秦風並沒有放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行,以免得尷尬,讓結局有所遺憾。
押解著義成公主等人回到了都督府,秦風把審問權退還給了李靖。
還不待李靖說話,義成公主突然開口了:“李靖,你曾經是大隋的將領,也曾經是本公主的臣屬,本公主不說別的,如果你還念及一絲絲的君臣之宜,你還有一絲絲良心,那就把本公主殺了,本公主自大隋滅亡後就決定終身不回中土,也不會成為李世民的俘虜,絕不!”
李靖愣住了,所有人都愣住了。
秦風也第一次覺得這個女人,不,義成公主,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她雖然是個失敗者,但是在節氣上面,她比大唐所有的開國功臣、開國大將都要強上了萬倍!
如果用三國時代的節操來衡量,如果用張飛張三爺的話來說,大唐的開國功臣、開國大將裡九成以上是“三姓家奴”,甚至四姓、五姓、六姓……十姓的都有。
而義成公主則不同,她一生都在為大隋奮鬥,即使已至死亡之境,她依舊奮鬥不息,比起她來,似乎李靖這些從大隋走來的大將們,都有些落於下風了。
秦風注意到不少人都面紅耳赤,那些人應該都是從隋朝走過來的老人了,義成公主這樣的話讓他們都覺得有些羞愧了,秦風看著李靖那樣的表情,還有大唐將軍們的表情,就知道是時候該自己上場了。
他站了出來,用李靖一拱手,說道:“大總管,義成公主殿下一生都為前隋奉獻自己,為保證前隋之安全,不惜以身侍四代突厥可汗,更在前隋煬帝遇險時出手相助,保證國家安全,能有這樣之奇女子,實在是我華夏之榮耀,大帥,既然公主殿下一生都在為前隋奮鬥,哪怕是一敗塗地也不曾改變初衷,那麼,我等何不成全公主殿下,保全公主殿下一世名聲。”
說完,他又對著此刻顯得格外高潔美麗的義成公主行了一禮,道:“公主殿下,我秦風很少佩服人,可你是其中一人,你對隋朝忠貞不屈,為了隋朝的生,你負出了自己的一生,幾乎負出了你能夠付出的一切。這一點值得推崇,可末將不認同這樣的狹隘想法。”
見義成公主認真聆聽,秦風誠懇道:“末將雖不是從亂世中來,可也知道隋朝末年的天下是什麼樣的境地,或許曹操這句‘百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用得最為恰當。前朝為何在短暫的兩世就分崩離析?你想過起義的原因過嗎?公主殿下或許想過,可你不敢深入,因為你怕動搖你的信仰。公主不敢想,那末將就來告訴你吧。這一切的根源在於楊廣本身,是他不修德政,民心盡失;他親小人,遠賢臣,所以覆滅是必然的結果。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心者得天下’,沒有生路的天下萬民信任大唐,大唐得以立國,前隋不能代表我們整個民族,公主殿下,你以隋朝為華夏正統,視大唐為亂臣賊子,那麼,請問隋之江山,便不是透過造反所得?隋之前朝遺民,當也視大隋為亂臣賊子,這當如何分說?”
“古語云,煌煌山河,有德者居之,很顯然,楊廣,不是有德者,使煌煌河山生靈塗炭,千萬生靈慘死,反之,乃是義舉,公主殿下此舉乃是愚忠,末將不能苟同;但是公主殿下之氣節末將萬分敬仰,為家國奮鬥一生,至死不悔,實為壯舉!大帥,還請大帥保全公主殿下一世名聲,付諸史冊,孰是孰非,留待後人評說。”
靜悄悄的,靜的連根針落地都能聽見,李靖不住的感嘆,李績不住的點頭,馬雲蘿看著侃侃而談的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