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7章 與虎謀皮,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不鮮。在高句麗更是如此,功勳大將權勢過重,文臣或是眼紅或是真的擔心高句麗的未來,絕大多數都是推動削軍權政策的主力。
因此文武之間的關係,勢同水火。
高君義向來是推行削軍權的先鋒,以前就不受淵氏待見,所以,讓淵氏以種種理由將其調離了平壤,然後來到國內城這個陪都擔任最高行政長官,到達國內城之後,與同樣主張消弱大將軍權的李子成一文一武的掌控著國內城。
由於二人忠心耿耿,高建武才得以在這陪都立足。同時,在二人傾力支援之下,高建武在與封疆大吏高慧真鬥爭中,一舉奪得了國內城的一切支配權力。就在一切都有條不紊進行著的時候,驀然出山的乙支文德打亂了兩人所推崇的軍事思想。
這也使得二人與軍權濤濤的乙支文德關係十分險惡,只是礙於他是榮留王的心腹,乙支文德又是一頭老狐狸,處處顯示忍受著他。
高君義也算是不畏權貴,處處乙支文德抓的小辮子。
多年老友李子成讓人刺殺而亡,高君義首先懷疑的物件便是乙支文德,心傷老友去世的高君義認為這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請求高建武之後,一邊讓心腹牢牢看住乙支文德,一邊大力支援李成晚的行動,配合著抓捕了一些忠於乙支文德的心腹之臣,這一切都朝他預想的方向發展著。
但是他萬萬想不到,事情竟然發展到瞭如此的可怖的局面。
安逸了近乎十年的國內城,竟然遭遇瞭如此可怕的襲擊事件。
軍營首先告破,隋朝餘孽正馬不停蹄的奔襲城門,瞧著國內城就要落陷,高君義面沉似水、一籌莫展,全然不知應該如何是好。
對於隋朝餘孽,高君義還是有些瞭解的,知道他們的軍事實力,也曾有心力挽狂瀾。
奈何奈何……他在國內城做得太過,城中將兵對他甚無好感,情願胡亂瞎打一通,也不願聽從他的命令指揮。
國內城眼下不是沒有能力組織反擊,而是各自為戰亂作一團,做不到合理有效的反擊,只能被動的捱打。再加上兵卒在他們的放縱之下,正分散在城內各地搶劫著,哪裡是久經沙場、久經訓練的早早潛入城裡的虎賁軍的對手呢?
“狡猾的賊子,全然是看破了這點,盯著我們的弱點行動!在這樣下去,城門必將逐一讓賊子擊破,要不得多久國內城就將落陷。我高句麗將會淪為笑柄,經濟更將受到嚴重打擊。”
高建武見高君義這個文臣拿不出合理的方案,心裡十分失望,他不信那些隋朝餘孽拿下國內城只為了城裡的戰略物資什麼的。只是,李子成死後,他實在沒有拿得出手的大將來平息戰亂了。
國內城裡倒是有一個可以力挽狂瀾的乙支文德,可高建武實在不願讓他出手,因為乙支文德一旦平息了這場戰亂,那麼,對方的威望將會到達一個自己難以企及的巔峰,在權力的較量中,自己本就處於劣勢,要是再給乙支文德立功的機會,那麼,自己將會處處受制,最終,猶如漢之獻帝、南高句麗的高藏,淪為權臣手中的傀儡。
“王上,軍隊裡絕大多數是新兵,他們實在不是隋軍的對手,在此劣勢之下,只有請乙支大將軍出馬了。也只有老將軍能夠鎮得住場面,令所有亂兵,俯首聽命!王上,現在不是意義用事的時候,如果隋朝餘孽攻佔了國內城,那就全完了。”
這時候,一員武將站了出來,他叫金浩哲,同樣是高建武的心腹,他不是不知道高建武與乙支文德的微妙關係,可眼下最為關鍵的是如何打退打敗敵人,要不然,自相殘殺的機會都將沒有了。
“是啊,乙支大將軍確實很有本事。滅隋朝三十萬大軍都在彈指之間,區區千人餘孽,豈堪一擊。我真是糊塗了,竟然忘記了國內城裡還有一尊軍神……高句麗的救世主。”高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