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3章 野心,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續道:“高某求才若渴,最敬重將軍這類少年英雄。突厥的習俗與我們中原又大不相同,只要將軍…………”
“高建武,夠了,你就不要自以為是、自欺欺人了。你以為你還是一個完整高句麗的王麼?你連乙支文德一介老朽都收拾不了,還要我們出手才弄死了那老不死的,你一個階下囚有何能耐為我之主?”秦風失去了談話的耐心,道:“你要活命只有兩個選擇,第一、分別給遼東、新城、安市等邊城下令,讓守將棄械降唐;第二、把邊城計程車兵調離邊城。”
“你,你是……”高建武頓時心若死灰。
秦風傲然一笑:“大唐秦風!”
“你,你,就是秦風?”高建武一下子癱坐在了地上。
“我的時間有限,你寫是不寫?”秦風的語氣有些咄咄逼人。
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前一刻還是雲淡風輕,下一刻則可能陰雲密佈、傾盆大雨。秦風只是打著攪亂高句麗的主意,卻不曾想過戰事竟爾這般勝利,這種戰果連秦風自己都是始料未及,依照原先的計劃,只想把高句麗弄亂,自己先一步抵達高句麗,讓他們處於四處打擊之中而無法分心發展。
有一句話不知是誰說的“經典的戰役往往是被現實逼出來的。”
從耳熟能詳的官渡之戰,到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戰,或者是大唐最經典的虎牢之戰等等,這些輝煌的戰績無不如此。
《孫子兵法》雲:“以正和,以奇勝!”若在實力勝於對方的情況之下,正面進攻是最好最穩當的戰術,只有在實力不如對方,正面打不贏的情況之下,才能冒險用奇。
就拿官渡之戰來說。當時的情況危在旦夕,曹操根本無力對抗袁紹的強勢。戰至關鍵時刻,雄才偉略的他自己都沒有信心打下去了,決定撤退認輸,最後讓荀勸了住,直至許攸的叛變,才有了轉機。他親自領兵,襲擊烏巢,扭轉了戰事。
這一戰之險,已經是迫在眉睫了。曹操親自出馬,本就存著不成功,便成仁的豪氣。他甘願冒死一戰,不是因為他有多麼的自信,而是因為他已經沒有辦法,這一戰若不能勝,失去了黃河天險,他只有滅亡一途。
勝者生,敗者死!
在這被逼的走投無路之下,唯有賭命一戰,成就了輝煌。
秦風雖不像曹孟德那樣嚴峻,可形勢也絕對不容樂觀,他孤軍而入敵方腹心搞破壞,他壓根就沒有正面抵抗的念頭。他身懷奇功,憑藉輕功,能夠保住一條性命,可麾下兵馬卻沒有這個本事。作為一軍大將,必須要為麾下將士的性命負責。所以,他為了完成對楚懷忠等人的承諾,果斷的選擇了奇襲。不管成與不成,也算是安慰這群忠義之士之心了。
只是他比較幸運,最後他勝了,不但殺死了所謂的“軍神”一家子,而且還把高句麗王高建武一舉生擒,這絕對是一個意料之外的漂亮的大勝仗。
如今回想起來,秦風自己都覺得就象做夢一樣,也不由得感慨,世事難以預料,戰事變化之快。之奇,莫過於此!
秦風對於中原王朝與高句麗的恩怨是瞭然於胸,他記得歷史上的貞觀年間,唐朝攻滅東突厥汗國、吐谷渾汗國、西域諸國,打敗薛延陀汗國,四夷威服。貞觀十七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說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權臣、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李世民遂決定發兵東征高麗。次年十一月,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麗。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張亮率水軍渡海襲佔卑沙城;李績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斬俘兩萬餘人。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高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李世民擊敗,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