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節,重生之變天,決絕,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正是科考前夕,多的是想要為自己揚名的學子,因而就有不少詩詞被傳唱出來,舉辦詩會,一起湊份子宴飲交流各種學識之類,更是常有的事情。

不過,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在朝堂上,都常常有大臣因為一些不同的觀念湊到一起,而在這種時候,學子之間又怎麼可能會沒點衝突?

如今在京城,學子們就是分成了兩派的,衝突還不小,而這兩派學子,一派是以京城國子監的學子為首的京城以及京城附近的舉人,這些人大多出生極好,家裡多是書香門第,族裡還有人在朝為官,而他們本身,也都飽讀詩書心高氣傲。

另一派,就是其他地方,比如南面,西北面的舉人了,這些人大多出生寒門,想要讀書很不容易,居住的地方離京城還非常遙遠,長途跋涉來參加科舉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要跟京城的學子競爭很難。

雖說齊朝已經幾次改革科舉,讓科舉不像前朝一樣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但之前的幾次科考,京城以及京城附近的舉人就要佔去將近七成的席位,狀元榜眼之類,更是大多被京城國子監的舉人所包攬……

不過,眼下雖然是這情況,其實也已經開始慢慢變化了,至少京城的舉人考中進士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少,而其他地方的人數卻相應地有所增加,出生寒門的學子,考中進士的也越來越多了。

在二十年後,南方很多地方辦起了書院,人們更加重視科考以後,單單南方的舉人,就能佔去每次科舉入取的進士之中的四成,國子監的舉人就再不如現在這麼風光了。

駱尋瑤這次想要拉攏的幾個學子,就全都不是在國子監讀書的,畢竟,後來真的做出了實事來的很多都不是國子監的學子,更別說國子監還一直被李正為首的文官集團所把持了!

眼下這次的事情,倒是正好跟駱尋瑤想要拉攏的舉人有關,那個舉人名叫杜海,是南方人,因為文采斐然又家境不錯的緣故,在京城人緣不錯,傳出了幾首詩作更是讓他名聲大噪,還受到了京城一位大儒的賞識,結果就因為這個,他在辦詩會的時候引來了國子監的學子找茬,那些人不請自來還言語不敬,杜海又不願意忍氣吞聲,最後雙方就鬧了起來。

“國子監的學子這麼張狂?”齊文宇聽小太監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那裡的情況以後,有些好奇地問道。

“王爺,這個奴婢就不知道了。”那小太監不敢多說,笑道。

“王爺,人多少都會有些排外。”駱尋瑤笑道,京城是最繁華的地方,那些學子出生又好,自然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那個叫杜海的……前幾天我給王爺看得那幾首詩裡,似乎就有他的。”這個杜海很有本事,最後中了榜眼,不過他的一生卻非常坎坷。

他這人不僅詩詞做得好,還博覽群書一心為名,後來在外為官的時候,就將轄下治理的非常清明,卻不想最後竟然遇到了旱災,好不容易找人挖掘溝渠緩解了災情,就要得到嘉獎的時候,竟然隨之而來出現了遮天蔽日的蝗災……

出了這樣的大災害,就連皇帝都要下罪己詔,他當然也討不了好,再加上還有很多人對他看不順眼,於是就有不少人趁著這時候參了他,讓他被貶到邊疆充作了小吏。

五年後,他終於寫了一部針對西部旱災的興修水利的書,想要重新被啟用,卻不想竟被別人冒名頂替了。

當然,駱尋瑤能知道他的名字,也能說明他後來還是被平反的了,但是他到底受了不少罪,平反以後沒多久,就因為身體虧空而去世了……

“我也想起來了!他做的那首打油詩特別有趣,我去看看去。”齊文宇來了興致,當下開口,明德帝最近一直在跟他說科考的事情,他對這個也很上心,現在有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鬧起來了,還是他聽過的人,自然要去看看才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竹外桃花三兩枝

流鳶長凝

InwaitingofViel

木木生夕暉

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

旭日東生

煒煒穿書紙片人

檀木一

假千金靠種瓜爆紅娛樂圈

初柒77

自帶空間,修仙真的很難麼?

刀把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