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撩閒[gl]_53,撩閒[GL],絕歌,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溫徵羽和葉泠的助理董元陪同葉泠進入會客室,葉泠的保鏢則留在外面。

溫徵羽和徐向嶺打過幾次交道。

她從小跟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受他們的影響很大,小時候作為爺爺的小跟班,被爺爺帶出來看古玩字畫,不知不覺裡教了她許多。她學畫,便少不了臨摹古人畫作,因此接觸得非常多。

不多時,徐向嶺便把畫取了來。

溫徵羽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展開畫,見是易元吉的雙猿圖。

易元吉經常深入荊湖深山,與猴與伴,觀察揣摩野生猴猿的生活習性。他畫的猿,生動逼真,極具靈動。就如眼前這幅畫,用極為工細的筆法把猿猴的絨毛、靈巧的動態、惟妙惟肖的神情皆細細地描繪出來,意境透過眼直抵心,那撲面而來的靈動,讓溫徵羽甚至有種穿越千年時光重現古猿神采的感覺。

他的落款,經常寫在樹石之間。

溫徵羽把小精怪藏在山石草木中,便是受此影響。

這幅畫,它用的是宣紙,而非絹。宣紙是多層紙,質量差的宣紙能剝離兩三層,好的宣紙能剝到八九層,甚至更多。有些手藝高超的裝裱師傅、製假大師會把到手的畫作,剝離揭成兩幅甚至是多幅畫。揭下來的畫,顏色會變得黯淡,但在畫師補描之後,再進行作舊處理,會使得其看起來跟原畫沒有區別。這種被揭裱過的畫,它本身就是有真跡部分的,往往是真假難辯。這種造假手段已經是眾所周知的,要辨認,卻是極難,但也不是不能辨認。

這差別體現在細微處,細微到她甚至無法用言語去表述,只能說是憑感覺。例如,墨韻,畫的色澤,畫作經過千年光陰,古舊滄桑是歲過漫長歲月一點點的腐蝕變遷形成的,作舊手段造出來的顏色和古舊感,看似相同,但它缺少了真正的歲月沉澱氣息,這不是作舊能夠完全模擬的。

這幅畫,是真跡,確實是真跡,但是,它是被揭裱過的,這樣的真跡現在至少有兩幅以上。

徐向嶺沒太糊弄,給的是最上面那層顏色最鮮明、色彩最濃的頭層畫。

溫徵羽對葉泠說:“是真跡。”她頓了下,說:“不過不知道是否會合老先生的心意。”

葉泠明白溫徵羽話裡的意思,她掃了眼溫徵羽,對徐向嶺說道:“徐總,我再考慮一下。如有需要,再聯絡徐總。”說罷,起身告辭。

葉泠與溫徵羽出畫室時已到飯點,邀溫徵羽一起吃午飯。

第四十一章

溫徵羽沒有拒絕。

她與葉泠相處並不感到難受,她們做不成戀人,不代表不可以做朋友。

吃飯的時候,葉泠一改往日的沉默,問起那幅畫有什麼問題。

溫徵羽照實說了。

這種揭裱行為對畫的傷害相當大,且是難以修補的。

這些畫作歷經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時間,輾轉無數人的手,經歷戰火動亂儲存至今,卻在這太平盛世落在無良商人手裡遭到破壞。

她對於這種破壞書畫作品的行為感到非常痛心,卻又無從指摘,畢竟畫是別人的,別人對畫有處置權,也沒有法律明文規定不能這麼做。

一些聲名遠揚的書畫大師為了生活或各種各樣的原因,會造假售假,但他們造假是憑藉自己深厚的功底製作贗品,對原畫造不成絲毫損傷,甚至有時候原畫真跡因為某些原因遭到毀滅危機時,靠造出來的贗品當替身渡過劫難,使得原畫得以儲存流傳。她雖不覺製作贗品售假是對,但她從小學畫,臨摹了許許多多的畫作,她認為能夠用自己的畫筆再現先輩的畫作,甚至達到真假難辯的水準,這也是種畫者的畫功和水平的體現。

溫徵羽忽然有些意動。

她懂鑑定古畫,認識許多藏家,她經營的畫室又沒有被限制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