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與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節,千金記,石頭與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昭文帝笑,“是該好生慶賀一番。”宋嘉言自進宮以來,識大體,有手段,把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且又有九皇子之事,宋嘉言沒有死纏爛打的抓著方家不放。這對至尊母子二人投桃報李,自然要給宋嘉言臉面。

宋嘉言笑,“母后、陛下疼我,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臨近新年,朝中忙,後宮同樣不清閒。

端睿公主年紀大了,公主府已經建好,按昭文帝的意思,明年公主出嫁,嫁妝之類自然要備好。公主成親,多少銀子多少產業多少陪嫁是有定例的。而且,端睿公主是昭文帝長女,又深受帝寵,昭文帝自然想多陪嫁女兒些。

宋嘉言是嫡母,更不能小氣。

端睿公主還是老樣子,除了跟著母親戚貴妃清點嫁妝,就是帶著三個妹妹到鳳儀宮跟宋嘉言學著打理宮務。宋嘉言性子磊落,早便與昭文帝說過,“我不在的時候,她們如何我不知道。如今,她們既然叫我一聲母后,能教她們的,我都會教。”

公主們也不是傻子,機會難得,又有皇后主動丟擲橄欖枝,自然樂得往鳳儀宮走動奉承。

宋嘉言對公主們好,哪怕公主生母的位份不太高,女兒依舊是她們的指望。於心中,到底是感激宋嘉言的。

“母后喜歡水仙?”端睿公主是個細心人,自然留意到鳳儀宮比比皆是水仙花。比起內務府進的花,並不算精細,亭亭的綠莖,潔白的花苞,也有幾分雅緻。

宋嘉言笑,“我少時的院子裡有許多花木,自春到秋,各有景緻,唯冬天萬木皆凋,無景可賞。我常會去外頭買了水仙根來養,水仙好養活,香氣也好,養在室內,既燻了屋子又養眼。就是送給朋友,自己養的東西,心意也不一樣。”

端睿公主輕聲一嘆,笑道,“若母后有多餘的水仙,賞給兒臣兩盆,兒臣覺著,這花兒很好。”

看端睿公主似有心事,宋嘉言卻沒有多問,笑,“我這裡多的是,本也準備送你們的。”

端睿公主道了謝,又說了幾句話,便告辭了。

送走端睿公主,梁嬤嬤捧了盞杏仁茶過來,道,“這兩日,聽說德妃常帶著八皇子去太后宮裡請安。”

宋嘉言捏著銀匙柄,不緊不慢的攪著碗中溫熱的杏仁茶,垂眸未語。

年前,宋嘉言把養的水仙都賞了下去,多是親戚家,唯一的例外就是翰林李家與秦家了。

宋嘉言養水仙的歷史由來已久,見了宮裡送來的水仙,宋榮笑,“看來,娘娘的心情很不錯。”在宮裡還有這樣悠閒自得的心情,只能說宋嘉言是真的如魚得水。

李睿笑,“是啊。”可惜沒有藉機一棍子將方家打落塵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怕是方家終有一日再會生事。

宋 榮望著李睿,道,“太后娘娘知道收斂,也就夠了。”昭文帝還活著,只要不是謀逆大罪,怎麼也不會將舅家弄死。但是,方太后妄奪九皇子,宋家絕不能坐視。孩 子是宋嘉言生的,嫡出的皇子,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若是由方太后養育,日後親疏難定。難道要宋家白白的為方家做嫁衣,這是妄想!一個鄉野騙子,方家能舉薦 給太后,方太后借永壽道長之口,奪了九皇子不算,還在宮內大興道場。

永壽道長既然能被方家收買,自然能由別家收買!

佛道之人,易生事,更易敗事!何況這永壽道長的來歷,不提也罷!

太后的手,實在伸的太長了些!

秦崢與小郡主名存實亡的親事,讓秦老尚書頭疼的很,更不必提秦三太太,以淚洗面、長吁短嘆的日子,不知過了多久。

秦家與宋家本已絕交,宋嘉言做了皇后,忽然賞下兩盆水仙花兒。

這 兩盆花兒被秦崢養在房中,秦老尚書一聲長嘆,宋嘉言在後宮清清楚楚的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居家賢妻

羲玥公子

退團後我成了極限運動員

三色橘貓

鬼滅之最強呼吸大師

塵雲風月

降雪無雙

勉強活著

痴纏白月光:寶寶,勇敢一點

庭錦一

[火影]烏鴉效應

隱世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