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章 三天一個郡,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便是,想來趙雲也不會因為我們多拖延了些時日,就非要殺降立威。我聽說那劉備可是素來以仁義愛民自居的,只要投降的人,無論是抵抗了多久再投降,都不會受害。”

王商這番話就是純粹欺負老實人了,因為知道劉備仁義,所以抵抗抵抗顯示自己很節烈,拖夠時間再投降。

把話說得這麼白,固然是打消了其他文武對於“抵抗過之後會不會被趙雲清算”的顧慮,但也對王商愈發鄙夷:合著你讓我們抵抗死人,就是為了拖時間給劉焉通風報信?提醒劉焉漢軍的主攻方向是南線長江一側?

城外的趙雲見勸降未果,也讓騎兵象徵性奔射放箭騷擾了一圈城頭,然後暫時退兵,等待打造攻城武器。第一天算是沒能直接和平解決。

……

不過,趙雲退後紮營的同時,陳實他們幾個卻沒閒著。

等王商督戰累了回去休息之後,陳實立刻招來趙敏、王澹,擺事實講道理,跟他們掃盲“這種賣命毫無意義”的原因。

“趙縣令,王都尉,這王商的想法,著實異想天開。依我之見,趙雲斷然是不可能作為劉備攻打成都的主力的,就算劉備真這麼部署,那也是因為劉備身為北人,不熟悉蜀中地理。所以,我們根本不用給使君通風報信,還不如直接投降了,免得誤導了使君。”

趙敏和王澹正要找個臺階下呢,紛紛低聲追可陳實細節:“陳長史何出此言?”

陳實也壓低聲音:“我記得你倆都是巴郡人吧?趙縣令是墊江的,王都尉是閬中的,便是府君,那也是廣漢德陽人——而我是犍為本地人,沒有人比我更懂犍為郡的地理。

從長江、岷江溯流而上,水陸並進攻打成都,看起來很便利,實則有個最大的缺陷,那就是陸路走到南安縣的時候,東側會被龍泉山阻擋。龍泉山是成都平原東側屏障,北起綿竹,南至南安,故而成都平原才北有綿竹關、南有南安關。

但南路比北路有個更大的劣勢,那就是北路突破綿竹關後,另有平緩的涪水支流可以繞進成都腹地,運糧便捷。而南路即使突破了南安縣,在南安縣西側的岷江峽口處,也會因為亂流過於湍急而阻斷水運。

此處岷江峽口有青衣水與沫水匯入岷江,亂流極為兇險,自古沒有船可以過的。所以我估計,劉備最終的主攻,肯定是北線綿竹,而不可能是南線南安。趙雲這一路大張旗鼓,反而是疑兵。王商要是通知了使君,那反而是誤導了使君。

我們要是立刻獻城投降,不讓王商的誤導書信寄出,反而是幫了使君。這樣我們既遵了朝廷聖旨、又免了百姓和士卒死傷,還全了王府君忠於劉使君的忠心,不是三全其美麼?”

陳實口中提到的“沫水”,就是後世的大渡河,而南安縣就是後世的樂山。

漢末的時候,大渡河匯入岷江的河口峽谷,是非常湍急的,根本不能行船透過,一直到後來六朝、隋唐的時候,才陸續整治。

唐朝在這兒修樂山大佛,名義上是用佛鎮住江濤亂流,但實際上也是對山壁狹窄處進行了開鑿拓寬、有配套的水利整治,在此之後大渡河岷江河口才能較為安全的通航。

陳實是犍為本地人,所以他知道趙雲這條路是到不了成都的,到南安就算到頭了。

趙敏、王澹聽了這番歪理,也是目瞪口呆,原來“背叛劉焉是為了劉焉好,不讓劉焉被愚蠢的王商誤導”。

那還有什麼猶豫的?既遵照了聖旨,又是在為劉焉好,趕緊幹啊!

當天晚上,王澹就找了一些心腹,肅清了城牆上一段區域的防務,確保周邊沒有王商的人,然後把陳實用吊籃墜下城去,讓陳實親自去趙雲軍營投降、商議獻城條件,還約好如果談妥了,陳實後半夜就能帶兵回來,王澹會在城樓上開啟城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一品大金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