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本初以為如何,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分比較少,刻起來也就快。另外,不需要複雜的倒模操作,直接寫直接刻,不用木匠識字。
至於將來雕版印刷真要是成熟了,再搞成白底黑字的陽文當然更好,但目前這兩年犯不著這麼折騰,先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再說。
那些完善的攀科技,等將來漢靈帝駕崩了,自己也跟著劉備找到了一塊根據地,天下進入爭霸模式,再攀也不遲。
這也避免了早年就亂攀科技、結果立功後被朝廷調來調去,增加技術洩密的風險——
就比如,現在要是劉備回到幽州後,李素就攀出幾項牛逼科技,在當地也培養人才、建造工坊。可要是將來因為立功太快,被朝廷猜忌,靈帝死前又把劉備調離幽州呢?
你把幽州那些不能搬走的工坊再徹底拆了?那吃相多難看。如果有培養出來的匠人安土重遷不肯跟著劉備搬走,也不能全部把人殺了滅口呀。
畢竟如今朝廷還是有威望的,要是為了技術保密而濫殺無辜,肯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韙。
所以最穩的做法,還是等朝廷無法再把軍閥調離後,找一塊雷打不動的根據地苟起來,再慢慢攀那些永久性科技,而目前只攀一些過渡性科技。
過渡性科技只要吃到螃蟹,稍微沾兩三年便宜,也就賺夠了。哪怕將來擴散了,就當是造福全人類唄,也犯不著吃相太難看永遠敝帚自珍。
“造紙晾紙算它半個月,我同期把書寫了木板刻好,算20天后開印……倒也來得及。找朝廷述職、讓劉備在京城名人面前露個臉,這至少還要三四天的時間。
按目前朝廷的辦事效率,對劉備的封賞敕命下來,至少是五六天之後了。到時候,我讓劉備在混完臉熟彙報完工作、但封賞敕命還沒下來的時間差裡,‘棄官回去率領鄉勇殺賊’,這樣的話,算上趕路回涿郡的時間,起碼七天,那就是12天后回到涿郡帶兵。
哪怕立刻跟張純打出一點小戰功小名聲,那也是15天或者20天之後了。那些小捷報要傳回雒陽、並且有一定的知名度,起碼再加10天,那就是一個月之後要開始賣書……
我現在要做的是,在這幾天裡,也儘量跟京城的名人要人混一些臉熟,最好找到一個肯徵辟我的,七天之內就把我從賈琮的下屬徵成京官,這樣我才好有藉口在京城滯留一個月以上,居中處理這些宣傳工作。
不然的話,最多十天之後,我就得跟著沮授回鄴城了,那就得繼續給賈琮打工,沒法實施我的計劃了。”
李素心中細細盤算,把整個時間表要求大致算明白了。
千頭萬緒,形勢還真是緊迫啊。
明天就要跟劉備一起,被何進召見了,按說今晚要好好休息養足精神,可他卻連覺都有點睡不著。
“晚點再睡吧,寫點東西,讓心裡踏實一下。”李素翻來覆去了一會兒,決定用前世養成的習慣,睡前寫點東西,把注意力分散一下,有助睡眠。
於是他翻身下床,在屋裡找了塊木質適合雕刻的木牘,決定今晚就先把《孝義錄》裡的第一章故事、也就是劉繇潛入賊巢殺賊救叔的事兒,給寫成雜記故事。
“伯雅,怎得都二更天了還不睡?”隔壁的關羽看他把油燈燈芯重新挑亮了些,迷迷糊糊中被明暗反差晃到了,不由有些起床氣。
“兄先睡吧,我想起還有封書函急著寫,可能對大哥有用。”李素一邊舔著筆一邊解釋。
聽說是劉備要用,關羽立刻閉嘴了,轉身朝裡繼續睡。
李素便洋洋灑灑,把他記得的故事寫了下來,還略微潤色了一些驚心動魄的捏造細節,都是想當然的。寫完之後,對自己的故事還挺滿意。
漢朝人寫雜記都是很簡略的,因為竹簡木牘刻寫困難,抄寫也慢,要惜字如金。如果一個故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