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盡天下,不可能這點小事算不明白的。
不過劉備可以不問,李素不能不彙報,他就一言帶過地說:“既如此,大王治蜀救駕的事蹟,我就讓王粲來寫了——此人兩年前隨顧雍一起入蜀,當時他年僅十五,是受蔡公邀約來江州求學的,所以未曾出仕。
這兩年,他先跟著顧雍治了一年學,後來顧雍去了建寧郡當太守,王粲留在江州,由蔡公親自教授。家書之中,我也多有聽聞此人喜寫英雄豪傑事蹟,有一草稿,名《英雄記》,時時補錄,未曾完本。
我到時候親自去趟江州,出川之前在江州命他加速趕稿,再讓甄家的印書坊連夜安排雕版刻印一批,正好帶去荊州發賣,由南陽傳入關中。”
劉備對於別的都沒有異議,他也不喜歡看書,對王粲的草稿也不瞭解。只是聽說李素準備親自東下,他才有些不捨,連忙抓住李素的手安慰:
“你要親自去一趟荊州?子龍那邊的事情有這麼複雜麼?會不會太辛勞了?”
李素不習慣被男人抓手,不動聲色地抽出來,沉穩笑道:“不必擔心,此去最多兩三個月,到了七月秋收就會回來的,我稍微走一段時間,也好麻痺蜀郡這邊反對新法之人,讓他們覺得我麻痺大意,蠢蠢欲動。
而且此番畢竟機密之事太多,委於他人難免洩密。三峽險要,訊息傳遞不便,子龍要是遇到一些變故,想請示也沒處請示。大王至今只是任命子龍為長沙太守,他拿下零陵、桂陽之後又當如何任官如何安撫,子龍怕是也沒有授權吧?
所以必須有都督一方之人前往荊州,我若不去,只能大王親自去了。可按照王粲《英雄記》裡要說的,大王現在是應該在養傷,怎麼能在益州以外的地區拋頭露面呢?”
劉備點頭:“那以後呢?”
李素:“這就看大王定奪了,如今只是權宜之計,得看明年是否需要子龍帶兵一起北伐,如果需要,那就得秘密調遣他回來,換個持重擅守的知兵重臣鎮守。”
李素還沒傻到直接告訴劉備讓誰擔任封疆大吏的程度,這種渾水他才不蹚。州級的一把手必須劉備親自琢磨,李素最多建議到郡級人才。
劉備自己想了想:“子敬擅守,在漢中數年,未曾有失。待北伐出關之日,漢中便成腹地,不再需要子敬把守。可惜子敬也過於年輕,不能獨當半州之事。
孤以為,今年入冬大雪封關之前,把子敬調到長沙,秘密接替子龍的職務,但長沙各地依然打子龍的旗號,也免得讓國賊生出戒心,注意到子龍被調走、我軍在集結精兵強將。同時,子龍走後,荊南缺乏善戰之猛將,可讓熟諳水戰的幼平、興霸暫且協助子敬掌握水軍。
一旦北伐有所小成,便調遣雲長去坐鎮荊南,與子敬一武一文搭檔。雲長素來傲上而不忍下,待士驕矜,只有不務虛名的實學之士能入他眼,有子敬調和持重,方能免生後患。
自從雲長從南中北歸以來,幾個月了,孤也算看清了——至今為止,雲長能合得來的文官,不過寥寥數人,除了你,就是子敬、子瑜。其餘上自蔡公,以及蔡公帶來的得意高足元嘆,下到前年被董賊發配來的公達等三人,雲長都合不來,唉。”
關羽的鄙夷名士毛病,估計是一輩子改不掉了,所以他在劉備軍只跟李素、魯肅、諸葛瑾聊得來。連蔡邕顧雍荀攸許靖,統統白眼迎人,總覺得不是“尋章摘句世之腐儒”,就是“潁川名士徒有虛名”。
劉備識人之明還是非常厲害的,李素聽他安排得這麼明明白白,很識趣地一句多餘的話都沒說,直接表示附議。
倒是張飛在旁邊叼了根雞腿骨,前面的話題他都無所謂,聊到這兒他才連忙把骨頭往桌案上一丟:“大哥,那我呢?到時候鎮守何方?”
劉備:“長安初定之時,就讓伯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