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5章 孫堅中箭,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貴嘛,這次咱是大量出貨了,給你們點折扣,只要你們提貨量大,包銷,都好商量的——兩尺大盤,只要一百錢一個,青瓷飯碗茶碗,三十錢一個。夠便宜吧。”
周瑜一聽這個價錢,才覺得有點誠意:“降這麼快?四月份的時候拿貨飯碗還是三十五錢一個呢,兩個月就降了一成半?你這青瓷不會其實很容易燒製,完全是個暴利貨吧!”
周瑜也不傻,見李素的價錢降那麼快,就猜到一開始的毛利率說不定很高。
他猜得也沒錯,畢竟新式青瓷和之前市面上的原始土黃瓷在原材料成本上差異不大,高嶺土和釉料最多兩個錢,加上燃料消耗也不會超過五錢,賣三十錢的話,原料至少賺五倍。
當然毛利率不是這麼算的,因為還要考慮工匠的人工和磁窯的建造、折舊。
諸葛亮造一座新式窯的花費,李素離開成都之前問過,當時說是要五十萬錢!一次只能燒不到一千件器,燒一次要好幾天才能開窯,每窯賺兩三萬錢毛利,也得二十窯才能收回造窯的前期投資,窯還有損耗,匠人還要工錢,起碼大半年才能完全回本,後續淨賺。
這些資料,李素當然不可能告訴周瑜,只能是半騙半賣慘,如同曹操應付許攸問糧一般,附耳跟周瑜說:
“這青瓷的成本,我只跟公瑾你一人說,千萬不要外傳,其實算上材料和磁窯,一個碗也得二十錢,我只賺你十錢。要是劉表袁術的人來買,我不會告訴他們成本的,或者至少也得騙他們成本就是三十錢——我都賣他們四十的。”
周瑜想了又想,嘆了口氣:“世人皆言伯雅無信,算了,這點我不問了!我只想知道,你為什麼非要三個月後再出貨寬幅蜀錦?是不是想製造稀缺重新抬價?”
李素:“那倒也不是——若是早一兩個月,你來問我,我也不會多說的。不過現在嘛,說了也來不及改變什麼了。我是為了變法……”
李素當然有把握確保周瑜身邊的人沒有一個能偷渡巴丘、入蜀給蜀地奸商集團報信。
周瑜也沒必要冒著得罪李素破壞兩軍關係的風險去做那種損人害己的事情。
即使如此,李素也只是語焉不詳地稍微提了點眉目。
但僅此一點,周瑜就瞪大了眼睛,久久不敢相信。
臥槽!太歹毒了吧!這李伯雅,究竟是把多少件事情聯動起來算計的?
“罷了,有些事情果然還是不該問,問了反而心裡發毛。算了,就呆在巴丘好好收貨,裝完貨就帶船隊回去覆命吧。好歹拿到了準信,也拿到了‘最惠交易待遇’,回去到主公那兒也能交代了。”周瑜心中如是暗忖,也頗有些智商受打擊的挫折感。
李素當然不吝好吃好喝招待他們幾天,同時還告誡周瑜:將來如果揚州軍敢在長江商路上亂來,別的漢中王可以不管,但是不許動遼東太守糜竺的船,要是敢撈過界,那麼雙方的友好交易、最惠待遇也就到頭了,甘寧的巴丘水軍會讓動糜竺船隊的人付出代價。
而且,也不許周瑜洩露李素交代他的這些話,不許讓其他軍閥知道糜竺跟劉備的關係究竟鐵到哪一步了。
畢竟,李素不光要從孫堅手上保護糜竺,也得兼顧不讓糜竺拉到太多袁紹和曹操的仇恨值。
周瑜也知道李素的顧慮和威懾力,表示這事兒沒問題,江東軍絕對不會撈過界的,也會在不付出成本的前提下保護糜竺船隊過境,算是雙方交易的一項附加條件。
……
周瑜的船隊在巴丘停了三四天,把一兩百條船都裝上了益州來的奇珍好貨,然後也留下了大筆錢財和其他揚州特產的物資。
周瑜剛要走,李素又等到了糜竺的一支船隊抵達了巴丘港。
李素正想給糜竺的人解釋,說這次給他們準備的貨,有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