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其他高效的起爆技術,只能是直接點長長的引線,怕結構複雜了爆炸不完全。

因為沒有帶足夠的火藥到江陽縣這邊來,還等了好幾天,從成都的倉庫里弄了一大批物資過來。

而且考慮到未來自貢這地方會有重大的戰略開發價值、鹽產量高了之後利益也非常巨大,加上要動用重要的戰略保密物資,為了管理嚴密,劉備把他那個跟著他吃了好幾年閒飯的堂弟兼師弟劉德然派來了,讓他監管鹽務。

技術上的事兒這種庸碌之才也不用管,只要不讓人欺瞞劉備和洩密、洩露戰略物資管理情報,就行了。這也算是劉備送叔父、堂弟一家一場長遠富貴,報了當年叔叔贊助他去雒陽找盧植求學的恩情。

火藥運到之前,李素讓人打了四五天的孔,把廢井底的板岩鑿出足足丈許深的巨大裂縫,然後灌了大約一棺材的粗製黑火藥進去,所有人離開百步之外,李素本人更是躲出三四百步,然後才讓人點火延燒。

幾聲巨響之後,附近的地面都微微顫抖,廢井的井壁都塌陷了下去,徹底崩碎掩埋了。

不過既然是廢井,暴力清理就是了,李素讓人把所有碎石和土方全部挖走運走,足足搞了好幾天,才把塌下來的全部掏空,再把底部變得易挖的部分鑿開,至少比最初的井又深了好幾丈。

至於井壁加固,等徹底解決了板岩層、進入正常鑽探再說吧。

自貢的鹽井都是很深的,漢末時百餘丈的井就很普及了,也就是兩三百米,最深的個別能到四百多米。唐宋時能達到八百米,明清更是近千米。

最深的記錄,是清朝乾嘉年間,一直挖到道光初年,挖了90年,一口井挖到1100多米深,比西方三十年後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剛開始挖石油時都深。

西方一直到一戰結束1920年代,英國人在委內瑞拉開馬拉開波油田,都只挖到1200米;1930年代日本人在大慶找油也只挖到1500米,所以沒能發現1800米升的油。

這邊疑似自流井的廢井才剛剛百米,還有得挖呢。李素不可能等著看它出滷,最多就是想辦法突破這個最厚實的板岩層,後續慢工細活就交給具體管事的人慢慢來了。

按照漢末的工藝速度,兩百米以內的,基本上每月都能挖深七八米到十幾米。兩百到四百米深之間,會降低到每月四五米。四百米往上,就每月只有一兩米了,難度是成倍上升的。

也算是工夫不負有心人,李素在自流井這邊督導了半個多月,爆破了兩次之後,連砸帶挖,居然真的把最難搞的那幾丈板岩層突破了。

工匠們重新嚐到了齁鹹齁苦的砂岩土,雖然還不溼潤,但覺得至少方向是沒問題的,最終出成果,至少要等南征結束回來了。到時候情況夠好的話能比現在再深二十幾丈。

……

在自流井這邊暫時沒有取得決定性成果,但這十幾天李素也沒白留,因為貢井那邊在後續量產、磨合的過程中,也鼓搗出了一些有用的、可以便於擴大生產降低成本的好東西。

原來,是李素讓人用足夠長直的水力鍛壓鐵棍,配合齒鏈傳動的腳踏機構,終於造出了“人力腳踏式鏜床”。

這玩意兒技術含量不高,比縫紉機都至少容易一個時代,西方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米蘭人就會用了,製造武器鎧甲時都用得上。畢竟只是一個旋轉的軸加上一個刀頭罷了。

刀頭固定不轉工件轉的話,那就是車床。刀頭跟著軸轉、工件不轉的話就是鏜床。

文藝復興的腳踏式車床,只能車車木料,也就是跟後世車珠子的簡陋機器差不多,加工金屬肯定是不行的。這年代也沒有給刀具加冷卻液的操作,切硬東西很容易摩擦燒紅崩刀。

但李素也不需要他們加工金屬,他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一品大金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