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試製成功安全的天然氣火井煮鹽法,只是提升井鹽產量的第一步。
就算把目前貢井鄉這幾口火井都整改完煮鹽工藝,額外提升的產量,也就只夠二三十萬人口的生活消耗。
當然了,二三十萬人也不少了,相當於小半個犍為郡的人口。本來江陽和漢安兩個縣的鹽井,產量就是要供給犍為全郡所需的,還要供小半個巴郡。(蜀郡目前靠的是邛縣和廣都的井鹽,都在成都附近,還不吃自貢井鹽)
現在一下子多出來相當於整個郡四成人口的食鹽,就能往外賣了,只是規模還不足以撐起南中貿易,這個誘餌對南蠻的吸引力也就不夠大。
後續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比如首先要想辦法讓百姓把原本不敢再挖深的井繼續挖深。
其次要開發可以長杆鏜孔的刀具,最好是直接把粗邛竹裡面的竹節鏜掉,這樣未來火井的擴大施工成本也能更低——毛竹每少一個介面,就少用一批豬皮明膠和生漆,可靠性也更強。
最後,就是繼續尋找如今還沒有被發現的自流井。
而時間已經進入了七月份,距離李素初來江陽已經大半個月過去了。距離秋收出兵也只剩最後一個月準備期。
本來這時候李素應該動身前往朱提,提前適應雲南的氣候,為了井鹽的大幹快上,他不得不再壓縮十幾天的氣候適應期,確保七月過半必須到朱提。
所以,李素無比抓緊時間。
前些日子,等著燃氣管試驗的同時,他也沒閒著,一直派身邊幕僚在田間地頭走訪,尋找本地熟悉地理的長者詢問情況,要找到附近“地質最硬、地勢最低”的地方。
因為稍微懂點液壓物理的都知道,那種反凹堅硬的地層,是最容易形成自噴井的。既然自貢的地名裡那個自字,就是形容的自流,肯定這個地理特徵是不會錯的。
在李素的著力尋訪下,果然還有所收穫,最終在貢井鄉西邊隔了兩個鄉的位置,大約十幾裡地,找到了一些開採失敗的廢井。
江陽縣的戶曹官員蒐集夠情報後,耐心給李素講解:“此地是周遭地勢最低的盆地了南北兩道山夾著。故老相傳,早在偽賊公孫述的時期,就有本地富戶覺得地勢低窪之處容易積滷水,就想在這兒打井。
但是才打了幾十丈深,就遇到了很堅硬的板岩,放棄了,後來明、章年間陸續也有人試過,都打不穿,再往後也沒人費這個事兒了。”
李素聽說是還沒出水過的廢井,倒是不怕上暴力手段了——原先在貢井那不敢亂來,主要是井已經出水出氣了,萬一上黑火藥密閉爆破炸塌了,原來的好井都廢了,還有可能導致燃氣爆炸。但既然這兒是從沒出過水,直接因為板岩太結實,就沒什麼好可惜的。
李素讓人鼓搗的黑火藥配方,每年都能稍微最佳化一點,去年還只是在長安太廟放放“白虹貫月”的竄天猴,現在已經能嘗試工程爆破了,就是威力小了點兒,可能還不如歷史上太平天國的黑火藥爆破——
一直到清朝中期,黑火藥爆破基本上都停留在“拿棺材灌滿滿一棺材黑火藥,四周封堵嚴實引爆,才能炸榻大城市的磚石城牆”的程度,而且還得是確保一定要封嚴實,稍微有點漏氣洩壓的話,絕大部分爆破威力就被地道洩出去了,根本炸不塌城牆。
跟後世開礦山的炸藥動輒幾斤就能破碎數米岩層簡直不能相比。
但李素也沒別的選擇——如果是興修水利工程,他倒是可以跟李冰搞都江堰一樣,用火燒水潑熱脹冷縮的辦法把岩石崩裂。但這是挖井,井下氧氣不足,放火是燒不起來的,只有自身氧化還原的爆破藥才行。
李素就讓工匠用長長的鐵釺在板岩上儘量鑿縫,然後填塞滿裝藥。他也不敢像現代爆破那樣讓鑿很多分散的孔,因為他知道自己沒有雷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