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章 拿個真發明造假(三更!第三更四千字),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以為“劉備軍未來的主攻方向,肯定就是投石機陣地附近的城牆與城門”。

反正城外的劉備軍有超過八萬人,還有段煨的三萬多人,可以派兵保護。根本不怕城裡三萬五千人的守軍、出城衝殺施工陣地。李傕要是敢派兵出來野戰,正好在平原上多消滅一些其有生力量。

李傕果然也沒有中誘敵之計,或者說他也沒什麼雄心了。估計此刻的李傕,比歷史上白門樓之前的呂布,都還要灰心喪氣。他是知道自己肯定沒有外援的,只想極度縱慾、在酒色沉溺中過完自己生命的最後一段美好時光。

而李儒雖然略有智計,也只能扮演比歷史上白門樓之前的陳宮更渺小的作用。

李儒是個文士,身體比較虛,就算給他發很多女人他也享受不過來,所以每天還堅持巡城

二十二日這天,他初次看到修投石車的陣地時,還只是微微冷笑,不敢確認。

但次日又來看,發現施工進度挺快不像作偽,而且其中有幾個陣地造的還不是投石車,而是望樓,這才讓李儒堅信劉備軍真是打算從這些陣地進攻了——

其實,陣地上第一天開始修的就是望樓,但因為第一天只豎了第一層木塔基座的樁子,半成品還不夠高,沒有明顯高出旁邊的投石車底座,所以看不出來。第二天才發現隔壁的東西底座不過四丈高,這些望樓卻遠遠高過四丈,李儒才徹底被吸引了目光。

李儒仔細觀察半晌,心中暗忖:“這是在造望樓?要是真的,那肯定是要攻打這些方向了。劉備果然是因為北門魏桀、沮俊破壞的守城設施,不足以彌補北城城牆城樓更為高峻帶來的攻城難度,所以決定選更方便的東南西三側了。

估計到時候會一起攻打,以分攤我軍防守兵力,不讓我軍多留預備隊。不過,長安如此堅固高厚,要想這樣攻打,只要沒有內奸,攻上半年也是可能的。

而長安城內好歹還有太倉存糧,如果不顧百姓死活,只給幾萬士兵發糧,吃幾年都吃不完。但今年已經大旱兩月,聽說初夏的伏蝗也出現了。

劉備的軍隊要是到了七月秋收季節,收不上來秋糧,到時候關中就是餓殍遍野,說不定他就得撤軍放棄圍城了。真要是那樣,我們還能多活一年也未可知。”

這麼一想,李儒居然升起了一絲長久求生的期望。他很想立刻搞明白劉備軍的真實攻城計劃,然後就去跟李傕商議調整守城部署。

不過,現在一切還不敢確定,因為望樓修得還不夠高,劉備投入的沉沒成本還不夠大(雖然李儒不知道“沉沒成本”這個術語詞彙),不足以證明劉備是真的想孤注一擲用這套計劃,總歸還有一點疑點。

李儒思索著,喊過旁邊跟隨他巡城的李進,問道:“長安城牆東西南三面的高、厚,應該都是七丈吧?你眼神好,看看對面那個修到第二層的木塔基座,約摸有多高?能看得到城裡麼?劉備想用這種東西觀察城內佈防,莫非有詐?”

李進又不懂謀略,只是腎虛地賠笑:“侍中抬舉我了,我怎麼懂詐不詐的。不過,對面那個樓,我倒是看得清楚,目測有六丈高了,上面可能還要再修幾層。

不過我覺得也沒什麼用:劉備軍為了避箭,把望樓修得離城牆一百五十步,這麼遠,他得修多高才能看清城牆背後的佈防?哪怕他修十五丈高,怕是也只能看到牆後一百五十步以外,甚至更遠的地方。要是我們的守軍預備兵力都藏在牆後一百五十步之內,他根本看不見,說到底還是長安城牆太高了。”

李進這番話,其實用到了簡單樸素的三角函式和相似三角形思維。雖然李進不懂這些數學原理,但好歹帶過兵的人,這點守城常識還是有的。懂數學的人代入算一下,就知道李進說得沒錯。

無他,唯眼熟爾。

至於擔心劉備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顛覆戰國之魏國

水動

穿越:天下第一當贅婿

烏拉超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