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力,但利益是不小的,屬於本小利大。比如一個銀川盆地,就是八千平方公里的肥沃耕地,摺合一千二百萬畝,按照漢畝算的話接近三千萬漢畝。

  漢朝的稅制是按照男丁佔田百畝來算的,三千萬漢畝可不得夠三十萬壯丁屯墾了,再算上婦孺,養活七八十萬人口都沒問題。而整個涼州才六七十萬漢人、一百三十來萬羌、氐。

  關羽剛介紹完情況,諸葛亮也已經被關羽的幕僚馬玄帶來了,剛好在門口聽清了情況。

  馬玄是江陵賢士家族“馬氏五常”的老大,他和二弟馬康都已經成年,是前些年關羽攻打荊南夷陵、武陵的張羨、金旋時就來投奔的人才。也就是跟著董和、向朗、李嚴那批當地人一起來的。

  或許是脾氣比較相投,用得順手,所以馬氏兄弟被關羽留下當了幕僚,帶著到處跑。而把董和、李嚴、向朗那些人留在荊州當地,後來跟了趙雲混。

  關羽剛平荊南時,只有馬玄出仕,過了幾年後馬康成年了也做點文職工作。歷史上關羽就跟馬良關係不錯,他也喜歡任用這些“不算名門世家,但自學成才的讀書人”,不過現在馬良還比較年少,至少還要五六年才能出來做事。

  此刻,李素看諸葛亮進來,就誘導關羽又說了一些馬超、王平分別平定北地郡和湟中地區的情況、敵情、戰前準備。等關羽詳細介紹之後,李素就轉過來考校諸葛亮:

  “阿亮,機會難得。現有湟中數部氐王,心懷猶豫、抗拒朝廷,你覺得王子均該以何種方略平定才好?另外,馬伯起討伐銀川羌人和南匈奴,你覺得有什麼該注意的?不要怕說錯,如今還有我和前將軍為你把關。”

  諸葛亮倒也不怯場,把剛才聽到的情報都梳理了一遍,侃侃而談:“要臣服湟中氐人,關鍵還是應該利用去年在蘭州之戰中、被水淹三軍的氐王楊千萬的仇人。

  去年楊千萬部眾萬餘人,在蘭州之戰中被關將軍淹死、殺傷大半,剩餘三四千人也都被俘虜淪為苦役。

  按照剛才提的那些軍情,如今湟中各部只是心存僥倖,都想裝作對朝廷的招攬之意不聞不問。仗其險遠、覺得朝廷大軍難以常年駐紮約束。但是,要逼迫他們歸附,沒必要真的讓王子均常年駐兵,還可以以種棉之利和互市之利引誘之。

  比如哪個部落先臣服,就給他們棉花種子——肯定有些部落會抱著‘等棉花普及了之後,肯定能從別的渠道得到棉花種子’的打算,所以覺得不急著歸附。那我們就進一步資助他們的敵人,以先投降部落攻擊後投降部落。

  當然,此法雖然可以短時間內讓氐人互相撕咬,便於我們統治,但也要提防長此以往、一旦湟中各部落兼併統一後,團結一心抗拒朝廷。所以,從長遠計,朝廷常駐軍隊於湟中、確保其分化監督,還是有必要的。

  所以關鍵在於如何讓常駐的部隊不至於形成財政負擔——我以為,可以設定官營的商隊,或者給駐軍繳納護航費的民間商隊,以商養戰,壟斷湟中棉花羊毛的對外貿易,統購運到蘭州供官方的水車紡紗工場加工增值。

  另外,我看先代地理書志,言湟水盡頭翻過龍夷山,有諸多鹽池鹽湖。涼州各地都缺鹽,益州的井鹽和河東的池鹽運來都非常昂貴。本地雖然偶爾有小型鹽湖,產量卻不高,也是對涼州人口繁衍一個限制。如果把湟源鹽湖開採起來,以駐軍護航,則兵馬常駐也不會給朝廷增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