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備這人,年輕時內心對讀書這事兒的態度,一貫是“高祖之風”的。

喜狗馬、愛音樂、美衣服,不甚樂讀書嘛。

當了諸侯之後,最近十年,才越來越意識到不讀書不行,但也僅限於讀讀粗淺通用的兵法,以及可以作為借鑑的歷史。

其他沒用的之乎者也、死記硬背,他還是不讀。

在選才方面,如果要重用讀書人,他也是重其謀略,輕其文化。那些有名聲的文學之士,給點錢養著,禮賢下士的表面功夫做好,也就行了!

這種心態,跟後世趙匡胤剛得天下那陣子,說“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時,是差不多的。

如今,作為諸侯軍閥已經十年,稱帝都第三年了,總算是因為跟蔡邕、李素的這一波深入學習,對歷史和文化教化作用的深入瞭解,意識到了自己原來還是有膚淺之處的。

經此一事,劉備才總算也有足夠的覺悟,說出那句“宰相須用讀書人”。

用光榮系列《三國志》遊戲的說法,那就是光有智力90幾,如果政治值很低,那還是不適合為相的。

當然劉備運氣好,李素是肉身無加成狀態下,至少智力90+了,算上先知光環能破百。而他政治裸資料也接近100,算上先知造核光環也能破百。

所以只要跟李素一人多溝通溝通原先沒注意到的領域,劉備就足以發現寶藏,得出上述結論——原先還是低估了伯雅賢弟的實力吶,他是真的文治什麼領域都會。

也正是經過此事,劉備內心徹底堅定了讓李素當丞相這事兒。

雖然原先劉備也已經說好提拔的事兒了,但那更多是“籌功”的心態,覺得李素功勞應該做丞相。

現在才是覺得李素才能的方方面面都配做丞相,竟找不出一塊達不到丞相要求的短板。

丞相要統領九卿。

李素會整頓軍備、知兵排程,兵部的活兒絕對專業。其他會變法明刑,會移民整頓,會財稅改革,刑民財三個領域也無可挑剔。

還會工程規劃、科技種田、科舉改革、外交詐騙、擴張造核……工程人事文教外交統統沒問題,那加起來就八個部的職責了。

除了那些虛偽的祭祀禮法烏七八糟形式主義的活兒,目前看來其他八部李素全能。

最近才表露出來的“擴張造核”才能,算是補上最後一塊短板,從七部之才變成八部之才。

劉備覺得,下半年把文化造核的書寫一寫,年底前把運河工程再推進一下,雒陽新城的百姓也進行了第一輪的秋收,能夠安居樂業。稅收也按新的商稅改革後第一次實收成功,軍事上順便再略微擴張一下……

最後,等伯雅賢弟下半年過完他的三十大壽。

到時候就有充分的理由給伯雅賢弟正式提拔為丞相了,滿朝文武絕對也是無人不服,有目共睹。

……

此後十餘日,劉備在雒陽巡視,他一改之前的不愛讀書,真心每天找太傅或者一眾太學博士官請教,提升自己作為皇帝的應有素質。同時督導文化造核的初步規劃。

十幾天下來,蔡邕和李素雖然還沒寫好造核的書,李素也沒時間親自幹這種寫書的事兒,所以蔡、李二人只是初步把造核順序、預期難度、脈絡梳理了出來。

這種分工,也一貫符合李素和老丈人之間的默契。李素筆桿子畢竟不如蔡邕,當年搞《殿興有福》的時候,就是他提供主要思路,蔡邕蔡琰完成具體文字工作。

現在也照樣如此,蔡邕寫史,蔡琰寫注、批。就好比《三國志》後面要加個“裴注”,《三國演義》後面要加個“毛批”,一個道理。

按照蔡邕的覆盤,百越以南的黃種人,乃至草原上的鮮卑、羌族、氐族,都是比較好搞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飛鳳翔

三水浪人

北朝南國

江山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