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勸農推廣下,雙季稻的普及幾乎已經到了百分之百的程度。
之前孫家治理時期,雖然也知道這是好東西,會增加產量,但無奈行政能力不夠強,而且沒法管束山越人的生活生產方式。顧雍來了之後,能進一步推廣,讓山越農民都知道要種雙季稻,著實有些手腕,至少生產宣傳教育工作做得很到位。
而且據說顧雍做事還挺人性化。他這人雖然話不多,但做事穩當,不會冒進急躁,決策前會充分調研、實事求是聽取民間困難。
之前幾年統治者多半隻是注意到雙季稻能極大提升產量、從而提升國力,就瘋狂一刀切要求種植。
顧雍上任之後,深入基層聽取百姓和糧商的說法看法,也意識到了百姓普遍有抱怨“林邑稻雖然可以多種一季,但米粒粗糲難吃,沒有黏性”。
顧雍就讓人做試驗田,反覆對比,而且是每個縣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實際的氣候、日照、灌溉情況做實驗,絕不盲目把一個地方的經驗生搬硬套移植到別處。
最後還真就被顧雍安排人實驗出了結果,發現吳郡沿海某幾個比較溼潤、日照多的縣,乃至太湖南岸幾個縣,可以做到“早春儘量提前搶種一季林邑稻,農曆五月底前收割,就還來得及種第二季,該種傳統糯稻”。
這就做到了早稻和晚稻種不同的品種,降低了百姓的抗拒,好歹收成裡面有一季是軟糯黏性的稻米。
顧雍還承諾,給朝廷繳納糧稅時,只要滿足每人兩石稻穀,無論早稻晚稻都行,讓百姓可以自己選。
如此一來,那些相對富裕、口味挑剔的百姓,也紛紛選擇種一季林邑稻拿來應付朝廷、交公糧。第二季傳統晚稻留下自己吃。
歷史上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總量超過北方,一直是到北宋時期才實現的。
南北朝的時候南方雖然已經靠衣冠南渡充分發展了,但南方的平原面積顯然遠不如華北,所以只能說太湖平原單位面積發展度追上了華北,而總規模依然遠遠不如,到了唐朝大統一的時候,河南河北人口和經濟規模依然是超越江東的存在。
而歷史上宋朝南北經濟總量扭轉的出現,主要就是占城稻(書中的林邑稻)推廣後,南方普遍有了兩季主糧農作物。
現在顧雍能讓揚州如此高速地全民自發推廣種植,連山越人都自發普及,拉動效果果然不同凡響。
雖然揚州的經濟總量肯定還是低於冀州,可揚州如今江南部分的三百萬人口(五歲以下小孩沒算進去),估計發揮出了北方四百來萬人的生產力。
而且顧雍的治理也不僅限於農業區。在少數人口稠密的繁華縣城周邊,確實田地不足、百姓也不願意外遷到荒涼地區,顧雍還勸導百姓廣事蠶桑和其他工商業生產。
吳縣(蘇州)、烏程縣(湖州)等地的織錦產業已經開始模仿益州的生產方式,當地富商豪紳也比較捨得下本。
在顧雍屬下工商官員的嚴格執法下,吳郡豪紳都依法繳納織機稅和足額的專利費,拿出積蓄投資擴大生產。從織綢緞到織麻布,所有的新式織機都有民間充分投資。
最讓李素驚詫的是,今年他甚至還發現吳郡有人剛剛開始第一年嘗試種植棉花,準備連棉布織機也一起投資。
要知道,此前大漢境內的棉花產區主要是西北地區,也是李素給涼州百姓尋找的一條生財養家的活路,相當程度上還平抑了西北百姓經常造反的問題。
棉花在日照充足的高緯度地區才最適合生長,同時也要充分的灌溉,西北夏天日照極長,這個優勢江南是絕對做不到的。江南唯有在灌溉方面可以勝過西北。
李素視察之後,問了當地百姓是如何實現種植棉花的,才得知原來他們也捨不得用原本已經成熟的糧田來種棉,而是經過了幾年的失敗實驗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