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李丞相的一生,是搶奇觀的一生,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素抵達揚州後,很快就展開了實地勘測走訪的工作,非常勤政。
當然,這也跟他前段時間在雒陽已經宅夠了休養夠了有關,該活動活動了。
以至於到了地方上,表面上的名義是休假回封地,實際上卻比在雒陽的工作日還忙。
整個十月份剩下的日子,李素把移民工作交給諸葛亮和其他屬吏操心,同時青州兗州那邊也是提前得到交代,知道要配合。李素自己,就專注於先給未來的河海轉運樞紐選址。
十月中旬,他先去婁縣的華亭,還有海鹽縣實地走訪。這還是李素第一次來到長江口,實地觀察漢朝的江口地理情況。
漢朝時由長江口入海的航運業果然不是很發達,江口淤淺很嚴重,幾乎跟後世地圖上那種“新奧爾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差不多,江水到了末段甚至嚴重分叉,水淺流緩。
不過李素很快就理解了:這才是缺乏人類經濟活動和航運狀態下,緩流大河正常的入海狀態。
相反,那種河道很緊束、沒有葉脈一樣分叉泥濘的狀態,是需要人類反覆治理、疏浚、築海塘才能得到的。
歷史上從宋到明,長江口的海運漸漸變得越來越重要,可每年修江口海岸的費用又何其巨大?
明清的時候,甚至一度達到“每隔數年需修一次海塘,每次需木料八萬餘柱”的程度,耗費的土方和石料就更難以統計了(當然李素並不知道這個資料,這是《明史》上的)
當然,鑑於長江畢竟是華夏第一大河,即使如此淤淺流緩,江口的主航道還是完全通航無礙的,別說是漢朝的船了,就是後世那種吃水二十米深幾十萬噸的大船,都沒問題。
而漢朝那些幾米吃水的船,要靠岸也沒問題,不怎麼需要挖掘,只要修棧橋就行。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靠岸是沒問題,靠的卻不是長江最邊上的岸,只是中央主航道那一股分叉的岸。主航道分叉旁邊,還有至少二三十里寬的淤泥沙灘,中間夾雜了三五道平行的支流,你得全部造橋連線、或者該填的填,該挖的挖,才能最終連線到穩固的陸地聚居區。
這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吶。我早就想到有可能會面臨問題,最後還是得親自走訪勘測一下,才能確認這地方不行。”
離開海鹽縣的最後一天,李素親自從江口沖積的淤泥灘上回來,雙腿都踩得滿是泥漿,深一腳淺一腳,著實讓周圍的人覺得丞相很勤政,這樣惡劣的環境還要親自來實地勘測視察。
畢竟都農曆十月下旬的冬天了,李素很有經驗地沒穿鞋踩在溼泥裡,那還是非常冷的。他知道穿了鞋也沒用,因為鞋肯定會陷到泥漿裡,不如一開始下灘就不穿鞋。
諸葛亮和周瑜也陪同了他的視察,周瑜對附近還是比較熟悉的,畢竟他在吳郡多年,不由虛心誠懇地向李素請教,他打算如何部署。
李素也是正式排除了全部錯誤選項後,審慎地說:“事到如今,估計只能選我一開始不敢選的方案了,把船廠和新的轉運港,造到江口外海數十里的海島上吧。”
周瑜聞言大驚,這個選項是他從未考慮過的,畢竟漢朝哪有人發展海島的,就算造好了,以後常年貨物集散還要多一道轉運,得從海島再運回陸地,那多費事?
海島上如果住的人多了,提供造船和港務,那食物和日常生活補給,也要從大陸上用船運過去,這又是一筆成本。造船廠規模大了之後,島上的樹木肯定也是不夠用的,得從別處砍了合用的大樹運到島上再加工,也是一筆靡費。
這不等於“建造的時候省點事兒,但後續常年維護使用,每年成本都增加”麼,這不像是李丞相的辦事風格。
丞相向來喜歡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