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降維打擊,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種情況下,劉備對李素消滅公孫度的要求,遠不是打贏那麼簡單,還要他少花錢,能少用點軍隊渡海就把問題搞定,那是最好的。
……
五月初十,雒陽。
劉備是在五天之前,從坐鎮青州的諸葛亮那邊,首次收到對三韓地區變故的彙報的。
當然,劉備收到彙報,便意味著在青徐當地,太史慈早已經開始戰爭排程籌集工作了,畢竟雒陽距離東海之濱又遠了那麼多。
劉備對於這個機會倒也不是很著急,他相信李素可以處理好,青、徐、揚三州的前線軍隊,自行排程組織進攻,就能把問題搞定。
所以劉備只是跟荀攸魯肅二人稍微聊了聊這個情報,問問他們的看法,然後也沒有把這個情報拿到大朝會上集議。
蠻夷之地死了個諸侯、發生了父子傳位,這只是個自然事件,又不代表立刻會有軍事動作,還不配被拿到大漢的朝議上鄭重討論。
於是,又過了五天之後的初十這天,李素的一份奏表,在諸葛亮的情報之後,也算是接踵抵達雒陽。
劉備一開始以為是出戰前的準備情況彙報,但接見了李素派來的信使張松後,劉備發現不是那麼簡單,李素居然還請求劉備從別的方向調集援軍夾擊三韓戰場。
這讓劉備很詫異,也第一次覺得丞相過於慎重了,那只是公孫度死後剩下個公孫康啊!青徐揚三州的漢軍還搞不定?現在大漢不僅要打勝仗,還要省錢地大勝仗!
劉備的戰略思路傾向,可謂是跟原本歷史上後世的隋煬帝楊廣,截然相反。
楊廣對付高句麗時,那是恨不得傾國117萬大軍全堆上去,後勤壓力爆表,運糧修河徵用民夫超兩百萬,自己一方死的運糧民夫都趕得上高句麗人的軍隊規模了。
劉備則是就想不打斷休養生息的節奏,能七八萬人搞定就七八萬,要是能五六萬就更好了。
好在張松還算能說會道,也知道保守機密,他把李素初步的設想,詳細跟皇帝解釋了一下,隨後才指出丞相需要的花費並不多:
“……陛下,丞相的目的,也是希望儘量少靡費軍資,就把問題解決了。正因為如此,他需要驃騎將軍率領騎兵數千、從樂浪郡南下,沿漢江逡巡威懾公孫康。
驃騎將軍這數千人的糧道,完全可以靠海路維持,也不用深入帶方腹地,就沿著三韓半島的西海岸南進即可,有沿海與浿水的水道可用,驃騎將軍的後勤耗費不會太高。
只要把公孫康的主力全部吸引到漢江南岸,提防驃騎將軍渡河,太史將軍和甘將軍自然能以更少的兵力便切斷公孫康後路。”
劉備這時也回過味兒來了,他知道李素這並沒有增加總的用兵成本。
而且,李素作為丞相,雖然統領百官,但是對於目前還暫時駐防在遼東的趙雲,並沒有直接排程的權力。請旨讓皇帝出面排程,也是對朝廷體統的維護。
另一方面,劉備估摸著,李素這也是在避嫌,不希望只有他的人馬出現在數千裡之外的三韓。
畢竟偏遠地區要提防割據,有兩個互不統屬的朝廷頂層文武,各帶一部分部隊,進入新徵服地區,這樣也好名義上互相有個監督和牽制。
所以說,事實上根本不用趙雲的人打什麼仗,趙雲就是本人露個臉吸引一下敵軍注意力,同時後續佔領期間,也好做個見證。
“即使如此,丞相如此往復請示,不怕耽誤了戰機?”劉備既然覺得李素上道,反而有些惋惜,怕錯過了最佳的進攻節點。
幸好張松也進一步詳細解釋:李素和諸葛亮都推測,公孫度死了有段時間了,公孫康接權應該已經接穩了,所以也不差這兩三個月。
丞相本就沒打算盛夏酷暑用兵,而是要拖到秋收初步結束,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