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進兩步退一步,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邊以多出來的部分用於修運河、加強幽並前線軍備、重新開始對士卒進行完備的軍事訓練。

運河的工程量,倒也不算很大,因為河北平原上沒有山地,地形很平坦。

河北的土質也非常適合挖掘,這一點也是眾所周知的,畢竟當年袁紹軍就號稱“穴地之能天下第一”,河北平原本就是最適合打地道戰的環境。

運河專案唯一的短板或者說難點,只是里程比原先大漢朝廷操持過的運河專案都長。不過李素在規劃的時候充分利用了漳水、易水、桑乾河、滹沱河等天然河流,實際上最後要開挖的距離,也就五百里左右。

而且這條運河的路線,之前也說過了,主要目的不再僅僅侷限於“連線幽州涿郡”。

因為如今的形勢跟歷史上隋煬帝開運河時大不一樣了,現在大漢的海船運輸很發達,涿郡比較沿海,海運也可以彌補其轉運需求。

所以這個運河的主要目的,是“緊密連線鄴城和雒陽,同時兼顧由鄴城、趙郡等地往北、透過滹沱河連線桑乾河流域的代郡、上谷邊防線”。

換言之,第一點是考慮到“如今中原有三大政治核心,分別是長安雒陽和鄴城”,而且兩漢的歷史也早已證明,奪天下的主要是控制了這三個政治核心的某一處或者某兩處後,向剩餘地區擴張。

如今劉備還是定都雒陽,就必須把雒陽和長安、雒陽和鄴城之間的水路漕運交通,徹底強化到可以輕易直達、無需週轉的程度,這樣才最利於國家的長期統一。

再加上之前黃河以南已有的運河,讓大漢南北整體更有凝聚力。

而上述的第二點考慮,用術語總結一下,就屬於“海運可以解決河北沿海沿山各郡的邊防後勤,但解決不了河北沿山不沿海那幾個郡的後勤”,所以運河就是針對性補足這一小塊具體的短板的。

整個規劃已經儘量不折騰,不浪費民力,最後非挖不可的,都是迫切性實用性非常強的。

五百里的平原運河,挖掘量大約相當於201年時在豫州汝潁流域挖的“討虜渠”的四倍,比當年的南陽運河總造價還略低。

畢竟南陽運河雖然才全程一百三十里,可你得挖通桐柏山的方城埡口,還要解決膨脹土。地質難度差距太大了。

而當初的“討虜渠”工程量,大約是“二十萬專業工兵挖了兩三個月”完成的。所以,如今的河北運河,按照等比例的規劃估算,也就是需要“二十萬專業工兵,連續挖掘十個月以上”。

考慮到部隊有退役、轉入軍屯,也不便重新全部調集到河北,因為人員的大規模轉移也要成本,還要把糧食運來運去,肯定不如就地使用本地人勞動損耗少。

所以,最終朝廷決定用十萬當年挖過南陽運河和討虜渠的工兵,而且都是選擇原本就駐紮在幽冀二州的工兵。外加二十萬冀州本地徵發的民夫,來完成這個專案。

普通民夫壯丁不專業,體質也不如專業工兵強壯,工作效率肯定不行,所以二十萬普通民夫,也就大約折抵十萬正規工兵的勞動強度,

但他們吃得也比正規工兵少,朝廷可以按照官方牌價給發工錢、讓他們就地自帶口糧,免除從外地大量運糧的損耗。朝廷只要運一批保障糧儲備糧、確保開工期間當地糧價平穩就行。

這三十萬人,需要高強度勞動至少十個月,那就分為兩年完工,210和211年,每年各抽五個月相對農閒的時候來幹活,這樣也儘量不影響農業生產。

朝廷制度規定的徭役期是每個百姓每年一個半月,所以幹五個多月至少相當於三年多的徭役期了。多出來的那每年三個半月,朝廷就要按照“每天二十錢”的官方價給工錢。

一個百姓一年就是兩千一百錢,兩年總計四千二百錢。二十萬民夫的工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一品大金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