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歡太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懷古,靖難再現,這次我是朱允熥,寡歡太叔,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汴河,這條貫穿整個開封城的河。以一幅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而聞名天下。

從此,無數文人墨客,登臨汴河橋。看著橋下的人力、縴夫。還有來來往往的商客,各式各樣的異族人。趙宋之繁盛,可見一斑。

而如今的汴河橋上,只堪堪一個商戶。

老人家坐在橋上,幾百年的橋,在風中被吹的“咯吱”作響。頭頂桅杆,更是搖搖欲墜。整座橋,除了零星的有人經過。再也不復,當年汴河的繁榮。

“坐這兒,有生意嘛。”

老人家放下手中的傢伙事,抬頭看一眼幾人。再迅速把眼睛垂下,“沒生意也得做,一家老小,指望著這個活呢。”

朱元璋嗅著香氣,不禁問道,“這餛飩咋賣,多少錢一碗。”

“五大枚。”老人家豎起五根手指頭,再把已經被風吹著,卷在竹竿上的旗子放開。

上頭,是娟秀的小字:餛飩五文。

字很漂亮,甚至看不出有多餘的地方。每一處豎折彎鉤,都恰到好處。能寫出這樣的字,老人家定也是個讀書人。

於是,朱允熥不禁問道,“您是讀書人?”

老人家點點頭,“是上過幾年學。”

“您今年貴庚?”朱允熥又問。

老人家抬起兩隻手,比出兩個數字,“七十八了。再過兩年,就是八十了。”

“您既然讀過書,為何要在這市井之中,埋沒自己。”

在朱允熥的印象裡,讀書人向來恥於同商販來往,更別提自己去從商。在他們眼中,工商為最末等,如何與士族相提並論。

這一句問,顯然是問到了老人家的心窩裡。

他再抬頭看一眼,淡淡的開口,“市井之中,雖也有勾心鬥角,卻遠不及朝廷。都說文而出盛世,可在我看來。真正的盛世,應當是工商兩界,都能安心的各行其事。”

朱允熥沉默了,他知道,大明對於商人的打擊是最厲害的。

“你的意思是,現在還算不得盛世。”

聽了老人的話,朱元璋不禁冷笑,“既然這時候,都算不得盛世,那什麼時候,才算得上呢。”

老人家依舊埋頭做著自己的事,一根木棍,裹上肉糜,再捲入麵皮中。包好,放在一邊。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

一邊做,一邊回答,“如今,算不得盛世。”

朱元璋幾要發作,朱允熥急忙說道,“給我們來兩碗餛飩,多加芫荽和蔥。天冷,湯水也多來些,暖暖身子。”

(芫荽:香菜)

老人默不作聲,起身揭開鍋蓋。頓時,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拿起長長的木勺,在鍋中攪動。再把案板上的剛剛包好的餛飩,一股腦的倒進鍋裡。

只片刻,再用木勺撈出,裝進青瓷碗。倒上湯,撒上芫荽與蔥,就這麼給端上。

“皇爺爺,您消消氣,先吃碗餛飩。”

朱允熥將先上的那碗,推到朱元璋面前,小聲的勸著,“您吶,別與他一般見識。這一看,就是聖賢書讀多了,個個都以為自個兒是大賢呢。”

“現在可不是春秋時,還能讓他百花齊放。他這張嘴,就只能在汴河橋上賣餛飩過活了。”

朱元璋冷哼著,一勺子舀出兩個餛飩,塞進嘴裡。

橋上風大,實在不是吃餛飩的好地方。只是,從這一處,能看到汴河上的水門。這裡,曾經是趙宋時,最為繁忙的水道。如今,也只有一扁小船,在汴河裡胡亂漂著。

從這兒,完全能想象的出清明上河圖的光景。

只是,實在是今時不同以往。

“這地方,曾經可是趙宋時最熱鬧的。再看看現在,人都不見幾個。死的死,逃的逃。”朱元璋轉眼,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寒門天婿:穿越後我是女帝剋星

揮發中的酒精

大周郡馬爺

龍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