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歡太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章 貢院,靖難再現,這次我是朱允熥,寡歡太叔,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國公,咱們到了。”

李善長掀起轎簾,目光凝重的看著薄霧之中的貢院。一大清早,貢院門外,空無一人。有些被抹去稜邊的臺階,足以見證,昔日的人聲鼎沸。

“咱們走吧,進去說話。”

伸出手,禮部主事鄧華,小心翼翼的攙起李善長。他是整個禮部,唯一剩著的人。

李善長步子很慢,每一步,都如同是重重的踩在自己的心坎兒裡。

有些磚地鬆動,一腳下去,擠出縫隙中的陰水。再抬腳,陰水便立刻消失。彷彿就像有些讀書人,平日裡藏在暗處。受了些外力,就全都蹦出來了。

這些讀書人不知的是,一旦出來,他們就離死不遠了。

貢院門口,擺著一筒子的書。

這一筒子,都是學子們進貢院時,把自己常看的書丟進去。名為“擲筒有聲,可高中。”

李善長,一腳踢翻筒子,冷冷的說道,“收拾了,放到院子裡去燒!”

屬下領命去了,李善長接著往裡頭走。到了左襄門時,停下步子。順著窗沿往裡頭去看。不少的學子,在裡面搖頭晃腦,嘴中唸唸有詞。

左襄門,為宋時王安石所創。以左為尊,再有襄字,取高處、牢固之意。

這兒,每日清早,都有學子在這兒誦讀。平日裡,盡是國子監。科舉之後,就都是應舉的考生們。

李善長推開門時,左襄門裡,頓時鴉雀無聲。

一身的官服,胸前的補子,一隻高昂的仙鶴,展翅於崇山密雲之中。鮮紅的眼睛,睥睨一切。

“諸位,這是御封大明韓國公、太子太師、光祿大夫、上柱國公、領禮部尚書銜李大人。”左右,高聲的報出官名封號,聲音洪亮。

李善長環視左襄門內的眾人,收拾衣服,坐在堂首。

這些人,他一個也不認識。

想來無奈,洪武三年科舉時,他家的門檻,幾乎要被踩斷。那一年的科舉,近八成的考生,李善長都與他有過照面。

那一年,李善長先是親手把他們送進奉天殿。

這一年,李善長再是親手把他們送上斷頭臺。

“我聽說,你們中有人,意欲闖宮進諫。這次春闈,有失公允。朝廷也是有錯在先,讓我瞧瞧,都是些什麼人,打算闖宮來著。”

學子們,面面相覷。

單看錶情,學子們就是知道,李善長絕對是來者不善。

院內,生起了火。學子們的書與筒子,堆在一塊兒。升起煙時,已經是成了灰燼。一塊兒燒了的,還有今科學子們的所秉持的儒經理學。

“韓國公,今年春闈,北方學子,只錄十幾人。與之相比,南方學子數倍於此。如此春闈,實在是有失公允。”

李善長輕輕笑著,“不錯,朝廷確實是有失公允。”

抬頭,去看說話的那個學子,“你是哪兒人,姓甚名誰。家中,可還有其他人。”

學子微微一愣,“回韓國公,學生張添,山東德州府人士。家中,只有七旬老母尚在。”

“好,好,好。”

李善長拍手,一連說了三個好,“給你銀兩,你罷考回家如何。”

張添並未思考,“學生苦讀聖賢二十一年,雖屢有不中。卻亦知,讀書之不易。如今,得中進士,豈有領了銀子,回家的道理。”

一番話,說的在理。

再看張添,似是起了底氣,敢於直視李善長,目光也不似剛剛那般躲閃。

李善長接著笑道,“當年黃巢,便是幾次不中,得京中富商銀兩,回家伺候老母,也不再考。如此孝倫,豈不也是一樁美談。”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寒門天婿:穿越後我是女帝剋星

揮發中的酒精

大周郡馬爺

龍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