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歡太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逋賦,靖難再現,這次我是朱允熥,寡歡太叔,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午間太陽很大,空曠的奉天殿廣場上,空無一物。影子拉的很短,頭上的汗,卻是出了不少。

朱允熥走在前頭,小太監跟在後面。

“你腿咋了。”

小太監走路時,一瘸一拐,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回殿下,奴婢沒伺候好主子,被樸總管罰了。”

朱允熥放慢腳步,“他為何罰你。”

“主子您去那荒院時,奴婢沒攔著您,讓主子看到了不該看到的東西,汙了主子的眼睛。”

“難為你了。”朱允熥步子加快,臉上看不出絲毫的波瀾。

這深宮之中,到處都是耳目。

奉天殿,應天紫禁城的主殿。每日的早朝之後,朱元璋和朱標,都會在這裡與六部大臣廷議。只不過,這個傳統,在建文朝時,就被廢除了。

到了門口,朱允熥剛要大聲報一聲,就聽到裡面摔摺子的聲音。

今兒在宮中巡視的,是常家的常森。

見著朱允熥,常森趕緊跑過來,“三爺,您還是不進去的好。皇爺在裡頭,正罵人呢。六部的尚書們,都被罵了個遍。”

朱允熥臉色有些古怪,“皇爺爺為何突然這麼大火氣。”

常森看看左右,低聲說道,“今早,信國公來報,福建水師,許久未得軍餉,軍中人心不穩。皇爺龍顏大怒,下令戶部徹查。翻遍了整個戶部,也沒找到福建的稅章。”

一番話,朱允熥腦子裡瞬間出現了兩個字:逋賦。

大明,以武建國。每年的稅收,有一多半都要用於軍費。北邊的韃子,東邊的倭寇,南邊的蠻夷,這些都是大明朝的心腹之患。

中央巨大的財政支出,很難顧及三邊。因此,就衍生出了另一種制度。

邊民養邊兵,這也是明朝屯田制的前身。

簡單來說,福建、浙江兩省的賦稅,先由兩省佈政留下軍中所用,其餘再上交朝廷。

這種制度,雖然只存在了很短的時間,卻對大明朝的稅收制度,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朱棣能夠毫無顧慮的北伐,也是得益於此。

總得來說就是,福建水師,是由福建賦稅養著的。

而逋賦,就是逃稅。

在洪武朝,還沒人敢明目張膽的逃稅。因此,洪武朝的逋賦,是朝廷允許的,但朱元璋不允許的。

更為簡單的說就是,洪武七年,皇嫡長孫朱雄英出生。朱元璋因此,大赦天下,很多稅收那一年也得到減免。減免的稅,第二年地方還會再收回來。以此來歌頌天下太平,吾皇聖明。

第二年,很多名門望族大家,都交不齊稅。於是,地方和這些大家,約定成俗。

洪武八年時,他們留下自己用的,剩下來不夠交稅,就與地方官商議,先交八成。而第二年時,又交八成。

久而久之,這些名門大家就一直都欠著朝廷的稅。

而地方,根本不敢報與朝廷。給足朝廷的,留下自用的。那自然是沒多餘的錢,給湯和的福建水師用作軍費了。

朱允熥嘴角微微上揚,他知道,這件事真正被搬出來,是在洪武二十三年。

這一年,韓國公李善長因胡惟庸案和空印案,被問斬抄家。數千文官,涉案其中。其中不乏多位六部尚書、侍郎。

又恰逢藍玉受封梁(涼)國公,權傾朝野。

延續整個洪武一朝的文武之爭,也在洪武二十三年至洪武二十五年,達到了武將勳貴們的巔峰。

朱允熥對文官沒什麼印象,除了他的老師,朱允熥幾乎與文官集團,沒有交集。

而另一位的朱允炆,外公呂本曾是文官之首。

知書懂禮,更是讓朱允炆在文官中,呼聲很高。幾乎整個文官集團,都站在了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寒門天婿:穿越後我是女帝剋星

揮發中的酒精

大周郡馬爺

龍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