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的清泉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菩提樹下(2),煙雨鏽劍,上流的清泉石,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葉舟道:“哪裡哪裡,與大師相談,在下長了不少見識,獲益匪淺。既然說到這裡,正要請教這位摩尋法師生平如何,既然圓寂後能存有舍利子,想必道法精深吧。”
摩尋法師聲名極大,江葉舟自也聽說過,只是對其具體生平了解不多。
弘慧道:“阿彌陀佛,正是如此。摩尋師祖本為我寺高僧,兩百年前於無塵寺掛單時圓寂,因而舍利至今存於無塵塔中。”
“師祖不僅武功精湛,而且生平度人無數。其所度化之人原本無一不是大奸大惡之輩。”
江葉舟讚道:“能讓大奸大惡之人都放下屠刀,摩尋法師真乃高人。”
弘慧道:“當年亂世,強人橫行。有黑虎寨打家劫舍,殺人無算。師祖聽聞此事,主動來到寨中講法。”
江葉舟問道:“那些強盜真能讓法師在山寨中講法?”
弘慧道:“自然是不能的,他先以神妙武功擒住山寨的大當家,其餘寨眾自然得聽他講法。”
江葉舟心中暗笑:這倒是個好辦法,講道理之前先說明自己就是道理,讓人家不聽也得聽。
“後來呢?”
“師祖講了半個時辰,臺下羞憤哭泣之人不計其數,那大當家若非被點住了穴道,恐怕當場就要咬舌自盡。”
“這麼厲害?”
聽弘慧所言,簡直猶如現場親見,江葉舟自然明白這描述過分誇張了些。
“那天以後,黑虎寨正式解散。那些土匪強盜不僅歸還了劫奪來的財貨,而且主動組成團練,在這亂世之中守望鄉里。”
按說出家人不打誑語,這麼古舊的事蹟雖然不可考,但江葉舟也並不在意。
故事的關鍵是精彩,與真實性無關。
弘慧見對方聽得津津有味又補充道:“當年還有個外號‘夜驚夢’的採花大盜,因偶然間聽到師祖講法,不僅向官府自首,而且主動去勢,以贖其罪。”
聽到這裡,江葉舟有些遺憾自己未能生在兩百年前,否則便能有機會聽聽這摩尋法師究竟如何講法。
也不知他就究竟是哪種法師,抑或洗腦般的教誨對江葉舟這種油鹽不進之人是否有用。
他又順勢問道:“如此大德高僧,地位尊榮,貴寺又怎麼會拖到如今才迎回舍利?”
弘慧嘆了口氣道:“誰說不是呢,我寺也想盡快迎回師祖的舍利,可這些年來卻困難重重。師父也是多方用功,才好不容易得來這麼次機會。”
“ 摩尋法師乃是貴寺的高僧,”江葉舟不解道:“雖然是在無塵寺中圓寂,但於情於理無塵寺也該儘快將舍利歸還貴寺才是。”
弘慧道:“三俠有所不知,百年前兵荒馬亂,我寺自然無暇他顧。待到本朝龍興,這無塵寺坐落的泰和城又成了機樞所在,皇家香火不斷。師祖的舍利子自然也是寺中至寶,他們如何肯相讓?”
江葉舟心道:這些出家人看似無慾無求,鬧了半天卻還是逃不過一個“利”字。誰有了這寶貝舍利,誰就有更多的故事講,誰便能獲得更多的重視和香火錢。
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後,反倒向凡人索要起了金裝。
弘慧繼續道:“待到今聖登基,事態便更加嚴峻了。當今太后潛心禮佛,常去無塵寺上香,她老人家最信的便是師祖,常在法相金身與舍利處流連。”
“不止如此,門下省的崔言崔大人也常陪同太后同往。”
江葉舟心想:這崔言居然也去寺廟禮佛,想來是虧心事幹得太多,心裡不踏實。可惜像他這樣的人,神佛未必會庇佑。
他又問道:“既然如此,心海禪師又是如何玉成此事的呢?”
弘慧道:“師父為此也是耗費了一番心力,最近,他找到一本前朝神捕韋崇的手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