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的清泉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洞房花燭(3),煙雨鏽劍,上流的清泉石,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葉舟又問道:“你師公和你大師伯沒教過?”

孫傳輿搖了搖頭。

江葉舟心想大師兄也就罷了,怎麼連老於都沒點過?這可是基礎中的基礎,不清楚其中的區別練起劍來不是稀裡糊塗的?

其實他並不知道,這事怪不了於承秋和袁裁雲。

畢竟絕大部分師父在教徒弟的時候是沒辦法以弟子的視角看待問題的,時常會忽略解釋“基礎中的基礎”。

便是當年的江葉舟自己,也是靠著主動提問,才得到了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

可像他這樣的孩子少之又少,他們只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能讓自己變強,卻不知道它可以讓自己在變強之路上走得更快。

技能的規律容易傳授,而認知的規律卻難以傳授。

這便是千百年來,為什麼頂尖的師父未必教的出頂尖的徒弟。

疑惑歸疑惑,江葉舟還是耐心解釋道:“你記好,劍招說白了不過是幾個固定的動作。連招而成式,連式而成法。”

短短一句話,卻讓孫傳輿恍然大悟,原來三者之間是這樣的一種遞進關係。

江葉舟繼續道:“我們一般用《劍訣》記載劍式,用《劍典》記載劍法。”

孫傳輿若有所思:“難怪我看藏書閣裡《劍訣》都是小冊子,《劍典》都是大部頭。”

江葉舟又道:“你剛才所說‘同樣的招式,不同的人使出來效果都是不同的。’又是何故呢?”

“除開固定的劍招、劍式和劍法。還有一種東西叫作劍意。”

“我們施展招數時的風格和習慣便叫作劍意,它和內力以及臨敵時的應變直接影響我們的招數威力。”

“每個人的劍意都不相同,即使是初次握劍之人也有屬於自己的劍意。我們需要不斷打磨自己的劍意,使其臻於完善。”

“所謂練劍練劍,練的不是劍招,而是劍意。招數是別人的,劍意卻始終是自己的。只要你的劍意大成,任何招數都能很快學會,並且得心應手。”

“與劍招和劍法的關係類似,劍意再進一步,你就能形成自己的劍道。走出自己武道的人,便可算是一代宗師了。”

“今天就說這麼多,你好好思索一番吧。”

孫傳輿凝神細思師父話中的含義,他好像什麼都沒教,但好像又什麼都教了。

他的教學方式和師公、師伯、師兄都不相同,究竟哪種才是對的呢?真的應該優先注重那什麼虛無縹緲的劍意嗎?

孫傳輿不太願意深入思考哪種正確。

他心念一轉,既然師公是天榜第三,大師伯是人榜二十六,師父不過人榜九十七。

前二者教的方法又是一脈相承,那麼顯然前者的方法更可信。

而且把劍招練熟能夠確實地讓自己變強,至於那什麼劍意,誰知道到底重不重要?

孫傳輿並不傻,他知道師父嫌自己麻煩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既然如此,他剛才的說教完全有可能是胡謅一通打發自己。

他雖年幼,但考慮得很清楚,拜江葉舟為師不過是加入名門大派的跳板。

在派中聽聞了師父的平素的作為後,他更是打定主意師父雖然是師父,但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武功卻不一定非要跟他學。

待到送走了徒弟,江葉舟算了算時間,該去掌門的房間見師父了。

後者早上便吩咐讓他傍晚的時候來一趟,神情鬼祟,彷彿是要傳給江葉舟自己珍藏的春宮圖冊。

其實男女之間那檔子事,江葉舟還是有所瞭解的。

他雖既沒吃過豬肉,也沒見過豬跑。

但從小在門派中長大,師兄弟幾個總是不免聊起女人,有意無意間總是給補齊了知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小說家

天通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