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的清泉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品劍大會(2),煙雨鏽劍,上流的清泉石,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事情可還順利?”
嶽雁謠笑道:“當然順利。”
至此,她的佈局已基本完成。
藉此機會,她將很可能鎖定霜虹派之中犯下滅門慘案之人。
之前藉著下山採買的機會,她到風雲閣據點走了一趟。
根據風雲閣的情報,丁夜所說基本屬實,滅門慘案發生的時候,他應該剛好在亙海以東,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
既然如此,兇手若是還活著,大概就在掌門於承秋和派中那四位長老之中了。
如何藉助品劍大會確定最有嫌疑之人以明確之後的調查方向呢?
嶽雁謠想了一個辦法。
她的生父蘇琮哲曾是天榜第十,隨身佩劍“祭光”亦是一代名劍。
當時霜虹派與山莊交好,於承秋與諸位長老可能見過父親,也見過祭光劍。
但作為江湖同道,他們就算見到,所見的應該也是祭光在劍鞘中的樣子,並未見過其劍身和劍刃。
可有一個人是例外,那就是屠滅淬火山莊的兇手。
根據師父和養父的描述,當年滅門時,山莊中的高手與來犯者有過一場大戰。
那麼兇手便極可能與父親交過手,自然也看到過祭光出鞘後的模樣。
於是,嶽雁謠便決心利用這一點釣出可能是兇手之人。
首先,為免自己受到懷疑,她要求師才茂加鑄各門各派歷史上的寶劍,使得祭光可以順利混入其中。
而品劍大會既然有一個“品”字,必定有一個品評的環節。
霜虹派的各位長老和各門派的名宿們自然是當仁不讓的評委,負責給每一把仿鑄的劍打分。
嶽雁謠知道,一個人的思維是有慣性的。只要對方沒有防備,這種慣性就會體現在評分上。
對評委來說,現場仿鑄的劍分為兩種——見過真品的和沒見過真品的。
淬火山莊的鑄劍手藝不大高明,這兩種情況會極大地影響評分者的主觀判斷。
她不關心其他的評委,但霜虹派的那五個人卻需重點關注。
這五個人作為同門師兄弟,平時切磋琢磨肯定不在少數。
這些人必定都見過於承秋的龍劫劍。而場上其他仿鑄的寶劍都是過往的歷史,沒人見過真品。
所以這五人對仿鑄出的龍劫劍的評價雖然或高或低無從知曉,但必定會與其他寶劍截然不同。
同時,由於兇手看過真正的祭光劍,那麼他對仿鑄出的祭光的評價就會與龍劫相似。
而沒參與當年兇案之人自然也沒見過祭光劍,他們給出的評分在邏輯上會與對其他劍的評價相似。
利用這個差別,就可以確定最有嫌疑的一個或幾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