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的清泉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劍語.名劍.臻紫》(5),煙雨鏽劍,上流的清泉石,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諸葛幽故意在假情報中修改字句,使得經手人之一的陸甫閣發現端倪,進而讓捷王那邊拼湊出一個“太子被下蠱”的驚天之秘。

洞悉人性的他深知,一個聰明人往往會質疑自己看到的事情,質疑自己聽到的事情,但不會輕易質疑自己推斷出的事情。

多方遮掩,讓尤望津和陸甫閣自行推斷出這件事,反而增加了它的可信度。

陶塵客回到軍營後,向諸葛幽稟告了事情的經過。

後者開口道:“塵客,這只是第一步,我們需要一個長期的佈局。讓對方長時間持續不斷地從不同渠道獲取相關的資訊,才會令對方深信不疑。”

自陸甫閣死後,諸葛幽開始從南疆、民間和朝堂三個方面下手。

在平定南疆殺死巫主之後,諸葛幽繼續散佈了這麼幾個謠言:

第一是收服了韓湘雲之後,他故意渲染對方態度轉變的突然性,令人浮想聯翩,好像一夜之間這個紫扉寨的麻煩人物便歸順了朝廷。

與此同時,他將對方歸順的時間公開,而這個時間就在“他攻入紫扉寨總壇”後不久,令人疑竇叢生。

第二,則是在戰術上繼續和空氣鬥智鬥勇,捏造一個並不存在的巫主衛隊。

軍營中的許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為何直到南疆的巫主伏誅,那個神出鬼沒,給己方造成巨大損失的巫主衛隊卻始終不見蹤影。

漸漸的,一種思潮在大軍中瀰漫:巫主衛隊並未消失,只是他們奉命保護某樣更重要的人或事遁入了南疆深處。

可還有什麼人和事比自家的主子更重要呢?眾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即使諸葛幽後來離開了南疆,也並未停止對這支幽靈部隊的調查和搜捕。

隨著調查的深入,更多情報呈現在眾人眼前。

那女衛隊長官名叫艾株,她那把從不離身的淬毒寶劍名叫臻紫。

自巫主死後,此人便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再未現身。

三人成虎,於是,這支並不存在的部隊,這個並不存在的人以及並不存在的寶劍在流言蜚語中逐漸變得千鑿萬確起來。

而在定安一帶的民間另一種陰謀論開始盛行。

說昔年太祖皇帝李呈雖然深諳馭人之術,但其實並沒有能力讓一班能力出眾的文臣武將對其死心塌地。

而他早年與紫扉寨合作,是為了獲取某種能夠控制人心的藥物。

事成之後,李呈便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屠滅紫扉寨,封鎖這個秘密。

幾年過去,李壁御龍殯天,李欽登基為帝,其心腹崔言很快受到提拔重用,在朝堂上呼風喚雨。

諸葛幽知道,既然當年捷王有本事截獲兵部的情報,那麼在朝堂之上必定也有其眼線。

於是,他命人開始散佈這麼一件事:說當年崔言曾替還是太子的李欽喝下一杯疑似有毒的御酒,太子勉勵其忠勇可嘉,才在登基後委以重任。

這個故事出現在朝堂之上暗中流傳,既可以“印證”當年蠱聖的故事,又可以噁心一下這位大奸臣,一舉兩得。

最開始聽到這種傳言時,崔言自是嗤之以鼻。

可當他漸漸發現流言不受控制,影響到了自己的形象時,便著意派人打壓。

以他的手段和權柄,這些毫無根據的流言很快消失殆盡。可在捷王看來,崔言越是打壓,越顯出這故事的可信度——不然李欽好好的幹嘛用你這個無才無德之輩?

至此,諸葛幽關於蠱聖的佈局基本完成。

關於此物的存在,既有南疆的故老傳說,也有民間的流言蜚語,更有朝堂的爾虞我詐。

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異常表現,似乎都在指向有這麼一個神秘的蠱聖存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小說家

天通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