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月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6章 無賴洗白可發跡 君子關情難放懷,飄雪之殤,肅月暄,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慶南縣尚道煤礦距延慶市區163公里,位於縣城以南80公里山區,地理位置屬於太行山脈北部。
據地質專家講,幾百萬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浩瀚無際的湖泊,氣候溫暖,雨量豐沛,森林茂密。經過複雜的地殼運動,湖泊變山,而廣袤的原始森林則變成深埋地下的煤炭。
慶南煤礦與大同煤礦同屬於一個地質斷代,儲量豐富,與白樂天的《賣炭翁》中描寫不同,慶南所產之煤可不是“伐薪燒炭南山中”,而是實打實地礦產資源。
宋時,延慶府志便有從煤層露頭處拾取、利用煤炭作為燃料的記載,只不過當時還不叫“煤”,而叫做“石炭”;至元時,延慶府志便有“京城炊爨,均賴西山之煤”的記載,蓋燒慣了黑硬馬糞的人們對烏亮煤塊“體貌”上有了難以言喻的似曾相識的特殊感情,畢竟這馬糞大小的黑石頭,“能像木柴一樣燃燒,但火力卻比木柴強,從晚上燒到早上還不會熄滅”。
草原民族是戰爭而生的民族,而戰爭是需要武器的,你不得不承認正是因為對冷兵器的精益求精,才讓石炭在元代開始盛行,你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的冶鐵技術在元代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國的煤炭資源主要在北方,得資源者得天下,當元朝統治者發現如此資源時,興奮地把“石炭”改成“煤”,並任其大行其道,出日常生活使用外,更是廣泛應用於冶鐵、鑄錢、燒磚、燒陶瓷、釀酒、製藥、煉黑礬等各個領域,天時地利,註定了煤炭開採使用的飛速發展,漢代便出現的“百鍊鋼”在元代已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二十四五歲,在慶南縣混江湖已久的李尚道猛然覺醒,開始進入洗白階段,隨著改革浪潮的風起雲湧,他成立尚道實業,帶領小弟承包了慶南縣煤礦。
初,慶南煤礦地域偏僻狹小,只有兩個坑道,但沒出兩年,李尚道便將採煤區擴張到一望無際的地步,明爭暗鬥是李尚道的強項,威逼利誘更是他的拿手好戲,周邊煤礦老闆很快屈服於他的淫威,以相對“合理”的價格出售了採礦權給他,使得他在短時間內成了慶南煤礦行業的龍頭老大。
人們雖然知道他的實業集團叫尚道集團,所開發區塊為尚道煤礦,但只要提及李尚道莫不是以慶南煤礦老闆稱之,無形中慶南煤礦便是李尚道,李尚道便是慶南煤礦。
儘管尚道實業已涉及慶南生產、服務各個領域,早在多年前也已把觸角伸進延慶市酒店、房地產等領域,一躍成為延慶市首富,但人們更是習慣於稱其為慶南煤礦老闆。
由於投資較早,他在延慶市建設的尚道大廈氣勢上雖大損於後來者居上的江騰大酒店,但聰明人還是知道李尚道的實力,那是蓋世太保級別的存在。
倘是有江小愛在身旁,邱牧陽應該能輕易知道李尚道的行蹤,他完全沒必要大費周章在尚道大廈明察暗訪。
沒辦法,李尚道留給的聯絡號碼,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這也可以理解,作為一個實業集團的董事長他的聯絡方式是需要保密的,合同上留存的號碼很大可能是其辦公室也或其助理、秘書的。讓你能輕易見到或聯絡到,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大型集團的董事長?狡兔有三窟,像這種級別的人物電話號碼至少應有3個以上,分別針對家庭、下屬和朋友,至於相關經濟往來單位一般不會得到其私密電話。
當邱牧陽得知李尚道近幾天沒在尚道實業總部而是在尚道煤礦現場的可能性較大時已臨近中午。
他不得已和顧影匆匆吃了午飯,稍作準備,便驅車上了慶南省道。儘管睏意來襲,但也不得不強打精神啟程,一百六十多公里,怎麼也需要兩個半小時,緊趕慢趕或許能在上班前到達尚道煤礦。
副駕駛上的顧影蜷縮成一隻乖巧地小貓,靠在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