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與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節,美人記,石頭與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學的。”
何老孃愈發歡樂,笑道,“這話在理。”
祖孫倆歡歡喜喜的吃過午飯,沈氏是下晌回來的,一回家見著閨女回孃家了,亦是驚喜莫名,很是一番唸叨,問閨女女婿的近況。興哥兒早撲到大姐姐的懷裡,奶聲奶氣的說起話來。
何子衿說了是跟著阿念來府裡交夏糧的事兒,沈氏笑道,“前些天你爹倒是提了一句,我以為就阿念來呢,你們也不提前送個信兒,我要知道你們來,今兒就早些回來。”
何子衿笑,“早就開始收夏糧了,我們縣裡人不多,只是地方大,也不知哪日把夏糧收好。就沒要發人送信兒,不然反叫家裡惦記,我們來定是要住幾日的。”
興哥兒忙問住幾天,又左看又看找小外甥小外甥女,聞知小外甥小外甥女沒來,興哥兒很是失望,沈氏也說,“怎麼沒帶孩子們一道來?”
何子衿說路上不好帶,沈氏道,“這也在理,孩子還小,剛來這北昌府,小心些也是好的。”及至聽說,外孫外孫女已是能走,沈氏極是高興,與何老孃道,“這是像了咱們子衿,咱們子衿小時候就學走路走的早,開口也早。”
何老孃在這種“孫女基因優良”的認知上與沈氏是完全一致的,她笑道,“可不是麼,剛我跟阿餘也這麼說呢。這上頭像子衿,唸書上像阿念就行啦。”
沈氏笑,“阿曄阿曦都不是笨的。要是笨的,不能這麼早就學會走路。”
何子衿自然也不會覺著自家寶貝們笨,不過,何子衿並不居功,她道,“主要是朝雲師傅教的好。”自帝都到北昌府這一路,連帶到了沙河縣,寶貝們多是朝雲師傅幫著帶。
沈氏道,“也就朝雲師傅這樣的人品了。”言語間頗是感慨,覺著朝雲師傅委實是好人中的大好人。
說一回各自近況,又聽何老孃顯擺一回自家丫頭片子送她的燕窩,沈氏笑,“這東西在北昌府難得,你祖母有了年歲,正當吃些。”
何老孃道,“這是咱丫頭片子得的禮,沒費一分銀子,我還硬郎的很,嚐個味兒就是,一會兒叫阿餘折一半,你拿去給丫頭她爹補一補。”
何子衿介面道,“可不是麼,只許我爹吃,娘你可別吃,你要吃了,興許祖母心裡就不樂哩。”
何老孃笑罵,“個挑事精!我那就是讓你娘也吃的。”與沈氏道,“你也補一補,興哥兒這也三歲了,咱家現在不缺孫子了,再生個小孫女啥的,你就是咱們老何家的功臣。”
沈氏已是三子一女的母親,雖不過三十幾歲,但長子何冽已是十五的少年了,再過三兩年,做婆婆也不稀奇,故此,臉皮也歷練出來了,聞言並不羞怯,只笑道,“都聽母親的,我也盼閨女呢。”女人麼,沒兒子不成,一旦生夠了兒子,就開始盼閨女了。沈氏還好,她起碼有個閨女,不過,正是因大閨女貼心,沈氏因覺如今年歲還不算很大,故此,想著再有個小閨女也不錯的。
何老孃點頭,更覺著沈氏與她同心,遂與餘嬤嬤道,“那燕窩,多折一些給你們太太。”決定自己少吃兩口,反正她這就要去丫頭片子那裡住了,同沈氏道,“你好生調理著些。”
沈氏先同餘嬤嬤道,“嬤嬤給我折一半就罷了,燕窩滋補,男女老少吃些都好,不似紅參,得診過大夫方好用。”又同何老孃笑道,“粗茶淡飯就養人的很,何況,咱家現下日子也過起來了,每日伙食也是上等的。”沈氏說的也是心裡話,以往哪兒敢想現在的日子。沈氏有一樁好處,她並不是那種有了好的想要更好的性子,她一向知足常樂。除了先前剛與丈夫成親時受婆婆的刁難日子有些不好過,沈氏也是心裡不痛快,並不覺著那會兒日子就特別苦什麼的。及至如今,她成了官太太,行事反是愈發謹慎,對婆婆,也是敬著哄著的。老話不說麼,家和萬事興,比起別家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