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與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節,美人記,石頭與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妨就做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縣太爺。”他心裡已是有了主意。
第二日設宴時,酒過三巡,就要行酒令,酒令基本上人人都會,但阿念這不是有學問麼,那酒令出來,那叫一個深奧喲,像馬縣丞、簡主簿這樣兒正經的官階的朝廷任官,倒還勉強聽得懂,但如閻典史這管治安,還有十房三班那些,三班都是粗人,十房裡還通些筆墨,但那學問自然不能與阿念這正經探花出身的比。不過,林教諭、田訓導什麼的,倒是聽的滿眼冒紅心,直呼縣尊大人好文采,只是把三班的人愁的要命,他們只知道誇好,可好在哪兒,聽都聽不明白,心說,怎麼來了這麼個酸氣的縣尊喲,喝酒都喝不下去了。
何子衿在後頭招待諸位太太,這也滿滿一堂的人,諸位太太便以馬縣丞太太簡氏與閻典史太太金氏為首,簡主薄夫人是個和氣的老好人,話是不多的,其他太太們斷不肯奪了閻氏與閻太太金氏風頭的。
何子衿因今天要招待諸人,故而打扮的頗是華麗,她還戴上了當年謝皇后賞她的瓔珞,閻氏與金氏亦皆滿頭珠翠,女人們在一處也就是衣裳首飾互誇之類的事,你說我衣裳好,我誇你首飾佳。何子衿對金氏道,“聽說這沙河縣有個金鑫樓,不會就是你家的吧?”
金氏也是二十出頭的年歲,掩唇笑道,“縣尊太太真是伶俐,一猜就猜著了,可不就是我孃家開的麼。什麼時候縣尊太太有空,只管過去嚐嚐,裡頭菜色正經不錯,南北風味兒都有的。
何子衿笑道,“那日已是嘗過了,今天大家就嚐嚐帝都風味兒。”
閻氏道,“唉喲,縣尊太太是帝都人哪?”
“倒不是帝都人,只是跟我們家老爺在帝都住些幾年罷了,我老家蜀中的。蜀中人嗜辣,怕你們吃不慣,就叫他們備的帝都菜。”何子衿笑道。
“那可是比我們有見識,我是自小兒沒有出過北昌府,最遠也就是去北昌府看一看。”金氏問,“縣尊太太這首飾,是帝都的花樣兒吧?”
何子衿微微點頭,“是帝都昌泰樓的手藝。”
金氏道,“怪道這般精細。”這倒不完全是奉承何子衿,金家在沙河也是大戶,因是縣尊太太設宴,金氏頭的釵腕上的環,都是挑的自己心儀的首飾,勿必不能失了身份。可不知為何,她一見何子衿就覺著,何子衿頭上的首飾絕對沒她的多,何子衿頭上就是一支雀鳥銜珠步遙,一支花簪罷了,但,絕對都是一等一的精細首飾,還有,頸間帶的瓔珞,更是寶光璀璨,還有那衣裙的料子,那種輕盈的紫色,彷彿輕煙一般。金氏憑女人的直覺,就不敢小看這位年歲不大的縣尊太太了。
閻氏挑眉亦道,“縣尊太太真是好相貌,這樣的好首飾,也就配你使了。”
何子衿笑道,“小閻太太客氣了。在小閻太太面前,誰敢說一句好相貌呢。”閻氏夫家姓馬,其實應該稱她馬太太的,但見其他誥命都稱她小閻太太,何子衿也就這般叫了。這位小閻太太生得的確好,柳葉眉丹鳳眼瓜子臉,身量亦是高佻,但是那眼角眉梢的就帶著三分厲害,可見平日裡怕也是個有性子的。倒是金氏更和氣些。
閻氏見何子衿贊她相貌,笑道,“您可別打趣我了,以往覺著我生得不成,可一見您,唉喲,我這才信天下有這般俊俏之人哪。”
何子衿笑道,“咱們就別互讚了,我剛來,這回就算認得的,以後閒了,只管過來,一處說說話,也熱鬧。”
第一次宴客,說的都是些虛詞客套話,何子衿也頗是照顧別個太太,基本上每個人都認了一遍,雖其他人不肯掠金閻二人的風頭,何子衿也不會冷落別個太太們。她們多是沙河縣當地人,待吃過酒後,諸人告辭,何子衿一人送了一份帝都帶來香膏胭脂,笑道,“這是我自帝都帶來的,說是江南貨,你們用用看,若是覺著好,我這裡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