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與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7節,美人記,石頭與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算什麼。”何子衿笑眯眯的呷口茶,問重陽,“你還有事不?”
重陽哪裡還有什麼事啊,他那事,還沒說出口,就叫子衿姨媽能截斷了,而且,子衿姨媽這主意明顯比他的小算盤更是一勞永逸,周全妥帖。
重陽如霜打的茄子一般回了家。
當然,回家前沒少與阿曄又嘀咕了一陣。
何子衿不稀罕知道他們這些小傢伙們的事,隨他們嘀咕去吧。
何子衿把府學裡君子六藝的事親自到孃家同她爹說了一回,何子衿道,“雖說科舉要緊,現在只考四書五經,不考君子六藝,可孩子們略學一些也沒什麼不好,總不能只學四書五經,這樣未免太狹隘了。”
何恭想想,倒也覺有理,思量幾日,便擬了寫了篇文章上承提學大人。其實吧,任上這些大人,很少說一味貪鄙啥的,杜提學還是餘巡撫在任時的老人,亦非貪鄙性子。何恭上了文書,杜提學還親自去府學看了看,回來召開部門會議,何恭這意見好上,但是,府學一家好說,下頭還有好幾個縣呢,而且,君子六藝,得各有先生吧。既有先生,就又是一筆開支,別個不說,銀子從哪兒來!
這些都是問題。
何恭現在可算有的事忙了,重陽沒幾天又去找子衿姨媽了,他同子衿姨媽商量著,他也想辦所學院。這話一出,把阿念這個探花都嚇一跳,阿念直道,“我看錯了重陽啊!重陽你有大志向!”在古時,辦書院,傳道授業的都是聖人一般的人物啊!就是如今,不說他家子衿姐姐素有賢良之名,當然,他家子衿姐姐辦的是女學,可以略去不計。就是現在,能做一書院山長的,無不是當地有名望之人。重陽這個年紀,就想辦書院,其志向,當真不小!
重陽連連擺手,他畢竟年紀小,臉皮雖有一定厚度,卻有些禁不起長輩打趣,重陽道,“姨丈你莫要笑我,我又不是像姨媽這樣辦這種書院,我是想著,辦一所教人一技之長的書院,不知道成不成?”
阿念沒聽說過世間還有這樣的書院,一時思量起來,倒是何子衿心下一跳,暗道,這不就是技校麼!何子衿先問,“重陽這主意怎麼來的?”
重陽老實的說,“我看現在人想學一技之長,莫不是先尋了鋪子做學徒,學徒做上四五年,轉為夥計,夥計再熬,熬的小管事、大管事、掌櫃。其實,學徒哪裡要四五年,我看有些事情並不難,這四五年,多是讓學徒打雜,要是正經學,半年不到就能學會。所以,我想著,開一所這樣教人一技之長的書院,這樣既能讓人快些學到技術,我這裡也能有些收益。”
一不留神,把實話說出來了,重陽很是有些惶恐,生怕姨媽姨丈找他娘去告狀。
阿念道,“這事莫急,我先想想,這不是尋常小事。”
重陽連忙點頭,“我曉得,這一技之長都是各人吃飯的東西,尋常哪裡就有人願意把飯碗傳出去呢。”
阿念笑,“你明白這個理就好,這事兒你都想到這裡了,也別跟你爹瞞著了。我們在家幫你想想,你回家也跟你爹唸叨一二。”
重陽一聽這話就知有門兒,高高興興的應下,便去找阿曄阿曦玩兒了。
當天,重陽就在姨媽家用的晚飯。
待晚上,阿念感慨道,“一轉眼,孩子們就都長大了。”
“是啊,重陽這孩子,很有幾分靈性。”何子衿笑,“不曉得他如何想出來的,這主意的確不錯。”
“主意是好主意,只是,這事兒想做成可是不易。”
何子衿凝眉,“我擔心的倒不是這事兒做不做得成,我擔心的是,重陽這學校一開,豈不是斷了多少大師傅的飯碗。”
阿念道,“如何會斷了飯碗?先不說重陽小小一個人兒,這事兒能做到什麼地步。再者,士農工商,工與商本就地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