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回幾次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定是顏值太高,我是文娛之王,歲月回幾次頭,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箏,孟軻上輩子也玩過,就是這麼多才多藝,經過穿越時間的沉澱,直接自我進化成大師級別。
搬了把椅子坐下,總算讓蹲坑蹲哆嗦的小腿肚子休息一下,調整好話筒的位置,孟軻朝舞臺下面微微點頭,一張面具下的五官,忽然就開始變得柔和,深吸一口氣,嗓音慢慢調整。
一段自言自語的呢喃,從孟軻嘴裡流了出來,有些不男不女,柔和的近乎邪性,難道就為了貼近反串?
“天光雲影,於歲月中隱隱閃爍,有人在其中看見覆生,有人於其中遇見死亡。佛家的箴言恍恍惚惚刻進石碑,你經歷了來來去去的分與合。你在塵世中沉思,或疑惑,或明悟,渾渾噩噩卻也終將學會懂得。”
原本一直都是微微低垂的面具,豁然抬起:“這人生的路,你種什麼因,便得什麼果。”
呢喃落。
歌來。
“一想到你我就,”
“wu。”
“空恨別夢久,”
“wu。”
“燒去紙灰埋煙柳。”
若說這現場誰距離孟軻最近,誰聽的最用心,誰最在乎孟軻的即興創作效果,那必須是曾海源。
古箏抬上去的時候,曾海源手裡握著的鉛筆就被攥緊了,總覺得會發生一些自己不願意見到的事情。
可任憑他左思右想,都沒想清楚,這潮流音樂跟古箏,有關係?
用古箏如何演奏出最潮流的音樂?
其實這也是曾海源為難孟軻的地方,你想想,本次大賽的主題是潮流,而他給孟軻的題目卻是古樸、風塵、反串、轉音、神話。不管是哪個關鍵詞,都與潮流音樂不沾邊,更不用說都要囊括其中了。
但是。
當孟軻一開嗓,曾海源手裡的鉛筆直接就被他給掰斷了,是生生掰斷的。
“這!”
“這是什麼音樂?”
“行家就是行家,好音樂僅一句就能斷定它是好音樂,這婉轉的曲風,這嗚咽中的空靈,以及那深邃的歌詞。”
“最可怕的是,這分明就是一首女歌,但是卻從孟軻這個男生的嗓子裡鑽了出來。”
“他是學過戲曲嗎?”
“這不科學啊!”
兩句結束,沒有歌詞,直接就是一段古樸到骨子裡的古箏,節目組準備的樂器不算太差,但也僅僅是不差,絕對算不上什麼神器,但就是這架簡簡單單的古箏,在孟軻的手中卻化腐朽為神奇。
輕輕撩動的琴絃,那抖動出去的音符,彷彿一個個鮮活的精靈,肆無忌憚的騷弄每一個聽眾的耳朵。
撩。
騷。
癢。
這是現場所有聽眾下意識的感官,許多人胳膊上都被撩起了一層雞皮疙瘩,還有許多人都開始嚥唾沫了。
“於鮮活的枝丫,凋零下的無暇,是收穫謎底的代價。餘暉沾上,遠行人的發,他灑下手中牽掛。於橋下,前世遲來者,掌心刻,你眼中煙波滴落一滴墨,wo。若佛說,放下執著,我怎能,波瀾不驚,去附和……”
慵懶的曲風。
古樸到骨子裡的詞。
還有那故事裡的神話生死。
沒人願意相信,這是在一分鐘之內創作出來的作品,但孟軻就是做到了。或許,很多人都會下意識的覺得,這定是節目組的黑幕,這定是提前就安排好的話題。其實吧,節目組是真的有安排,可奈何評委不聽話啊,主動提高了難度。
此時此刻。
盯著那張面具。
曾海源比誰都清楚,遠處那個神秘到骨子裡的人,他不知道對方是少年還是中年。但他知道,沒有黑幕,絕對沒有黑幕,這份題目就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