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節,九叔萬福,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皇后被她繞暈了,有點慌又有點惱,不禁皺眉:“你說什麼?”
程瑜瑾說:“正如皇后娘娘所說,為人子者當孝,為人臣者當忠,太子殿下既是子又是臣,自然該奉祖先法令為圭臬。開國祖宗說過,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一妾,太子殿下敬慎祖先,早和妾身說過要以身作則,追隨祖宗的腳步。皇后娘娘對我一片好心,我十分感動,因此更應該孝順長輩。太子殿下說過四十無子之前不納妾,我若是自作主張領了人回去,豈不是忤逆祖宗,還陷太子殿下於不信不孝之地?”
楊皇后聽到眉頭越皺越緊,她意識到自己中計了。她明明想到了程瑜瑾或許會用她的話做文章,然而她明知道,卻還是避不過。
因為當楊皇后順著程瑜瑾的思路回答問題的時候,就已經被套住了。如果楊皇后說女子要聽從夫君,那程瑜瑾就會說太子不想納妾,她應當聽從太子的;如果楊皇后說女子要以孝順為上,在丈夫和公婆之間選擇順從公婆,那程瑜瑾就搬出開國皇帝,藉口她和太子要孝順祖宗的法度,還是不納妾。
楊皇后算是明白了,程瑜瑾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將人領走,所以無論楊皇后說什麼,程瑜瑾都準備好了說辭。甚至楊皇后說了應該孝順長輩更好,因為這樣一來,把楊皇后自己都繞進去了。楊皇后能仗著輩分壓太子,但是絕對不敢說開國皇帝丁點不對。
楊皇后此刻的心情極其一言難盡,她才放話說一個人不會在同一處被絆倒兩次,轉眼,她就又摔進坑裡了。
第125章 水患
認識程瑜瑾這一年來, 她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楊皇后對於規矩這兩個字的定義。曾經楊皇后仗著自己是後宮之主,動不動教妃嬪“學規矩”,但是自從程瑜瑾進宮, 楊皇后現在聽到“規矩”這兩個字就反射性惡心。
竇希音眼睜睜瞧見楊皇后被繞進坑裡, 偏偏程瑜瑾搬出開國祖宗,搬出孝道,她們誰都沒法辯駁。竇希音咬牙,這些日子她慢慢覺出些門道, 她總覺得元宵節那日,她去找二皇子,一切未免太巧了。
竇希音本只是氣性上頭, 沒想到她這一路順暢無比, 導致她辦下了錯事,險些身敗名裂。現在如願嫁給二皇子, 竇希音又開始懊惱先前的事,如果她名節沒有受損就好了,如果她是名正言順、理直氣壯地嫁給二皇子就好了。
這時候竇希音再回想, 就覺得正月那次宮宴巧合太多了。甚至她在過道後面聽到宮女說壞話, 都充滿了疑點。如果不是那兩個宮女,竇希音也不至於被攛掇起來,做下那等給家族蒙羞的事, 也不至於現在都理不直氣不壯, 在宮裡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而這一切種種嫌疑,都指向東宮。程瑜瑾還故意在她婚禮上宣佈有孕,搶她新婚的風頭, 可見,這一切就是程瑜瑾背後策劃的。
竇希音氣不過, 二皇子也因為被竇希音捆綁算計,對她不再像曾經那樣和氣,反而過了新婚三天,就直接搬到書房。竇希音不敢怨二皇子,也不覺得自己有錯,反正千錯萬錯都在別人,都怪程瑜瑾害她。
竇希音在王府裡眼睜睜看著各色丫鬟對二皇子獻殷勤,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成婚一年,東宮裡都只有她一人。竇希音氣的不輕,故意跑進來攛掇楊皇后,給程瑜瑾塞人添堵。
這也不光是竇希音的私怨,用侍妾分化東宮同樣順應皇后和壽王府的利益。所以很輕鬆的,楊皇后就被說動了。
然而竇希音絕望地發現,說服楊皇后,好像並不能證明什麼。因為連楊皇后,都搞不定程瑜瑾。
光楊皇后願意有什麼用啊,這些女人還是進不了東宮的門。
竇希音不甘心無功而返,脫口便說了出來:“太子妃,皇后娘娘給你撥人,你竟然推三阻四?你這是不孝。”
竇希音說話之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