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節,九叔萬福,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皇后突然想起什麼,低聲問:“那太子呢?”
母子二人對視,都明白對方的意思。說起疑心,皇帝如今最疑心的,莫過於太子了。
太子強勢,這些年越發有功高蓋主之嫌,皇帝猜忌的種子已經埋了許久,最近因為長生一事,徹底引爆了。
一柄無往不利的刀當然是為君者喜歡的,但如果刀太鋒利,甚至會割傷主人的手,那就會被折斷。
李承璟要怪,就怪自己太鋒芒畢露了。他畢竟只是儲君,儲備著的君王,怎麼能壓過正牌呢?
二皇子低聲回道:“太子因為屢次勸阻父皇,將父皇徹底惹惱。這幾日他已經被禁足在東宮,參政之權也被革除,全權移交到兒臣手裡了。”
楊皇后聽到長長抽了口氣,楊太后和楊首輔在時,用盡心思卻始終不得其法的目標,竟然就這樣實現了。楊皇后心不由揪緊,越發感覺到富貴險中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楊皇后趕緊囑咐兒子:“輔政大權得來不易,你可千萬要守好。皇上現在雖然生氣,但是畢竟是培養了多年的繼承人,說不定等過幾天,你父皇氣一散,還是屬意太子。權力能給你,自然也能拿走,你一定要趁這段時間好好表現,讓皇上看到你的能力。”
“兒臣明白。”二皇子說完,突然露出些猶豫之色,“母親,不瞞您說,這幾日,沖虛散人隱隱透露過願擁立兒臣為主的意思。兒臣拿不定主意,又不敢和道士走太近,惹父皇猜忌,便一直沒給回信。沖虛散人還說,如果我同意他的提議,他之後會不遺餘力在父皇面前為我說話,還會將進獻長生丹的功勞讓給我。只待事成之後,封他為國師就好。”
楊皇后也為難了,楊皇后其實並不擅長這些圈圈繞繞,尤其是政局上的事情,她一點都聽不懂。如果此刻楊太后在,或者楊首輔在,那就好了。
楊太后和楊首輔在名利場中沉浮許多年,政治嗅覺極為敏銳。而楊皇后只管聽父親和姑姑的話,多年來舒舒服服在後宮中享福,從沒有操心過朝廷之事。在她看來,朝堂上的事都和她沒關係,這是父親和姑姑該操心的。現在保護傘突然不在了,楊皇后猛地被推到臺前,看什麼都覺得棘手。
她連那些官名都分不清,談何理解各個黨派之間的利益關係?二皇子雖然比楊皇后好些,但是也沒強到哪裡。
二皇子被楊太后和楊首輔視為全族的希望,從小在密不透風的保護中長大。他過去十七年只管埋頭讀書,在各位長輩面前盡孝,立儲之路自有楊首輔打點。這導致二皇子錦衣玉食,一路走來金光坦途,但其實,心性並沒有跟上。
他如今的一切,並不是他自己走出來的。當沒有楊甫成在前面保駕護航,二皇子獨自面對內閣、尚書那些修煉成精的老狐狸時,心性的幼稚就一覽無餘了。
就如現在,沖虛散人衝他示好,二皇子就不知道該接還是不該接。如果這時候楊太后和楊首輔但凡一個人在,馬上就能看出來沖虛散人背後的盤算。可是凡事沒有如果,二皇子自己拿不定主意,只好過來問楊皇后。
偏偏楊皇后也是個沒主見的,她想了半天,覺得皇帝這樣信任沖虛散人,多一個人給二皇子說好話有利無弊,沒必要攔著。楊皇后便說:“他既然有心,你暫時應下也無妨。反正等日後你稱帝做主時,國師封與不封,不就是你一句話的事嗎?皇帝深受頭疾困擾,等那枚長生丹煉出來,他必然十分高興,如果由你來進獻,功勞就都落到你的身上。也正好能提醒皇帝,他給予厚望的長子一派狼子野心,反倒是一直被遺忘的你,才是真正純孝之人。”
二皇子聽後瞭然,站起身拱手:“母親說的是,兒臣記住了。兒臣告退,母親好好保重身體。我們來日方長。”
楊皇后聽到這話忍不住眼眶發酸,她用帕子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