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4節,九叔萬福,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個避之不及。而楊皇后自己,也面臨著廢后危機。
二皇子跪在乾清宮前,請求皇帝看在楊皇后替皇家開枝散葉、生兒育女的份上,饒楊皇后一命。皇帝大怒,讓二皇子回去閉門思過,二皇子認錯,卻紋絲不動。
他依然跪在乾清宮前,不吃不喝,太監偷偷塞過來的軟墊也不要,就那樣結結實實地跪著。兒子畢竟和女人不同,之前楊皇后來求情的時候,皇帝看都不看,如今換成二皇子,才跪了沒一會,皇帝就不忍心了。
等到日頭正中、最磋磨人的時候,皇帝從乾清宮裡出來,嘆了口氣,讓太監給二皇子撐傘,扶二皇子起來。
二皇子隨著皇帝進殿,他在御書房內又跪了很久,為楊皇后求情。皇帝最後沒有表態,只是揮手讓人送二皇子回府。
李承鈞從乾清宮出來的時候,正好遇到李承璟進殿。他們兩人在臺階上,一個上一個下,擦肩而過時,李承鈞停住,對李承璟說:“長兄,你的仇已經報了,楊家淪落至斯,母親也成日以淚洗面,你還要如此咄咄逼人嗎?得饒人處且饒人,莫非,你非得把母親逼死才甘心?”
李承璟停住,側過身,隔著兩個臺階,低頭看他:“我咄咄逼人?我將人逼死?”
李承璟像是聽到什麼好笑的話,輕輕挑了下唇角:“可是,我的母親,卻已經被他們逼死了。你這個從小被人捧在手心、坐享一切利益的天之驕子,和我談得饒人處且饒人?”
李承鈞說不出話來,他後退一步,對著李承璟長長作揖,手幾乎碰到臺階:“太子殿下,兄長,是我的母親和外祖父對不起你,我代長輩請罪。你有什麼氣有什麼恨,衝著我來便可,請放過母親。”
李承璟沒有理會,他無喜無怒地轉過身,繼續朝著坐落在漢白玉高臺上的乾清宮走去,眼中一丁點感情都沒有。
“冤有頭債有主,你有什麼資格,代母受罪?你代替你的生母,那誰又來替我的母親受罪?”
李承鈞驚訝地抬頭,看見李承璟緩慢雍容,拾階而上。他步步朝著象徵全天下最高權力的乾清宮走去,似乎不會為任何人停留。李承鈞再也忍不住,朝上追了兩步,問:“所以,你還是不肯收手了?”
李承璟已經跨上最後一階臺階,站在高臺上,沒有回頭,淡淡說:“孤還是那句話,是非對錯,人情因果,全交由律法處置。”
第141章 猜忌
李承璟走進乾清宮後, 皇帝沒有問外面的事情,李承璟也沒有提。
父子二人對於二皇子剛剛離開心知肚明,但是誰都沒有提及此事, 而是不約而同地繞開這個話題。
皇帝一手撐著額頭, 李承璟看到,問:“陛下,您頭疾又犯了?”
皇帝嘆了口氣,道:“不費神還好些, 一動腦子就頭疼。”
李承璟聽到皺眉:“陛下,兒臣這便為您宣太醫。”
皇帝擺擺手,說道:“不必了, 老毛病了, 太醫來了也沒用。這是江南分巡道的摺子,你看看。”
皇帝說著撿起一本摺子, 遞給李承璟。旁邊的太監用盤子接住,雙手呈到李承璟面前。
李承璟拿起,翻開大致掃了一眼, 裡面大部分都是溢美之詞, 還是對於他的。
李承璟眼神微動,放下奏摺時,一切又變得了無痕跡。李承璟將摺子送還給皇帝, 拱手道:“分巡道謬讚, 兒臣愧不敢當。兒臣不過是借了聖上的光,才得眾大人高看,若不是有聖上的顏面, 兒臣去江南一行如何會這般順利,更不會被眾大人交相稱讚。”
皇帝隨手把摺子扔回已閱的那一堆裡, 老神在在地說:“你不必謙虛,盛名之下無虛士,這麼多臣子都對你讚許有加,連江南百姓也供奉你的長生碑,自然是你差事辦得好。這封摺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