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節,九叔萬福,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慶福郡主這話說的有對有錯,她是當家太太,成天抱怨管家難,吃力不討好,可是沒有侯府公中流水一樣的現銀,她怎麼能攢下幾千兩銀子,幾乎讓自己的嫁妝翻了倍。別的不說,光說侯府每個季度做衣服的布匹,就是從慶福自己的布莊買。莊家是她,買家也是她,可不是她想怎麼定價就怎麼定價,想買多少就買多少。這些年下來,慶福倒騰了多少侯府公中錢財到自己手裡,恐怕不好算。
慶福郡主現在口口聲聲抱怨著吃力不討好,若是讓她讓出管家權力,她還不幹呢。
陪嫁嬤嬤沒有提這些,依然一昧順著慶福郡主:“太太說的是,您為侯府委實付出太多了。”
慶福說完婆婆和妯娌的壞話後,心裡果然舒坦了很多。她看到桌子上的賬冊,猶自不甘心,一頁頁飛快地翻動著。然而不管她怎麼看,上面每年的營利,就是那麼多。
慶福盯著賬本上的數字,擰眉說道:“老侯爺就這麼多家底嗎?我總覺得不至於。他這些年又是買田地又是置書畫,花錢沒見少。何況他還供著兩處宅院,光一個程元璟,十年讀書下來就得花費多少銀兩,更別說程元璟科考後授官,老侯爺不知道塞了多少錢打點。他一次能拿出幾千兩應急,可是每年的進項,怎麼連三千兩都不夠?”
陪嫁嬤嬤提醒:“太太,還有一半產業在二房哪裡呢。”
“我知道,就是算了二房的不到三千兩,我才覺得奇怪。”慶福合上賬本,皺眉道,“嬤嬤,你說,老侯爺是不是另有掙錢營生,偷偷給別人了?”
如果程瑜瑾在此,一定要應一句“沒錯”。程老侯爺最掙錢的幾個鋪面,以及多年來積攢下來的現銀,現在都在她的名下。銀子放在那裡又不會變多,程老侯爺有盈餘後,無非便是置辦田產、兌成金子保值。金子陰差陽錯被程瑜瑾拿到,而程老侯爺在金陵置辦的田產,也落到程瑜瑾手裡。賬目上的現銀都以其他形式置換了,慶福現在翻看賬冊,可不是覺得少麼。
其實陪嫁嬤嬤覺得一年三千兩進項並不少了。要知道慶福吃住都在侯府,衣食住行都花侯府公中的錢,每個月都有月例銀子,年底了等侯府名下田莊送來收益,慶福還能跟著拿分紅。這樣一來,錢財只進不出,無論外面的產業掙多少都進了私人口袋,現在大房拿到了程老侯爺的兩個鋪面,一個田莊,每年又能多兩千兩進門,委實不少。
何況,這些都是意外之財,是程老侯爺送給兩個兒子的。慶福現在不滿意,無非是貪心不足,想要更多罷了。
涉及錢財,陪嫁嬤嬤不好發表看法,她試探地說:“老奴聽不懂,如果太太覺得有問題,不如您和大爺說一說?大爺成天在外面行走,見多識廣,肯定明白這其中門道。”
提起程元賢,慶福冷冷笑了一聲,用力拍了下桌子:“他?他現在又不知道死哪去了。要不是這些年我不得不補貼錢財供他花銷,我不知已經給寶兒積攢下多少家底了。他倒好,甩手掌櫃萬事不管,就知道往家裡領女人,見一個領一個,全然不管家裡養這麼多人要花費多少錢。他對他那些美姬又是個大方的,那些小蹄子只消求一求,衣服首飾就任她們開口。他怎麼不想想,他這些錢,都是從哪裡來的!”
慶福郡主說起這個就氣得肝疼,陪嫁嬤嬤連忙給慶福拍背順氣:“太太莫氣,大爺能有如今,還不是靠您斂財有方?說出去眾人誰不誇讚太太能幹,誰不羨慕大爺娶了您這位金菩薩?”
聽到“金菩薩”,慶福的火氣慢慢降下去。她也對自己的手腕極為自豪,慶福不無得意地說:“誰讓我命不好,攤上這麼一位花錢不眨眼的主。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夫婿不爭氣,我只能在背後多操些心。我做這一切,還不是為了寶兒。”
“太太說的是,三少爺身體好,活潑愛動,以後有您享兒孫福的時候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