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節,九叔萬福,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爺大笑,程元璟內心悠悠想,程瑜瑾也是能耐,無論何時何地,總能不著聲色地哄上位者開心。一句話捧了兩個人,偏她還說的自然而然,充滿小女兒意趣,內廷裡以拍馬屁為生的黃門太監也不及她。
什麼樣的環境,才會養出這樣的性格呢?
程老侯爺沒有想這麼多,他撫著鬍鬚,笑道:“大姑娘說的不錯,九郎字確實極好。”程老侯爺說完突然話鋒一轉,道:“馬上就是聖上的千秋宴了,雖然聖上說不要大辦,但是我們為人臣子,心意卻不能缺。然聖上什麼好東西沒見過,我們能做的唯有盡臣子心意。九郎字好,不妨為聖上寫一幅字祝壽,九郎你看如何?”
那種奇怪的感覺又來了,程老侯爺是父親,他讓兒子做什麼事情,竟然還要詢問?何況,程老侯爺給宮中遞禮,用的乃是宜春侯府的名義,程元璟能有這樣的機會,應該感到榮幸才是,為什麼程老侯爺要用一種小心翼翼的語氣呢?
程瑜瑾目光不動聲色在兩人身上掃,程元璟沒有說話,停頓了許久。這段時間程老侯爺緊張地幾乎要閉過氣,好在,程元璟輕輕地、微不可見地點了下頭:“好。”
程老侯爺如釋重負,臉上立刻綻出笑來,可比剛才聽程瑜瑾說話開心多了:“這就再好不過。”
程瑜瑾若有所思,冷不防自己的名字被叫到:“大姑娘。”
程瑜瑾下意識地站起身:“孫女在。”
“直接送字上去太散漫了,而且落在別人眼裡,恐會留猖狂之嫌,對九郎不利。大姑娘,聽你祖母說你繡工極好,你可願意替九郎將這幅字繡出來?”
程瑜瑾愣了片刻,立馬反應過來:“能為祖父分憂,乃孫女之幸。”
程瑜瑾明白程老侯爺的意思了,給皇帝祝壽,直接送字太過張揚,能不能遞到皇帝眼前不說,但是同朝官員必然是得罪了。但如果換成繡屏,那就不一樣了,大件更能引得皇帝注意不說,擺在那裡也能時刻讓皇帝看到上面的字,連帶著便讓皇帝能時刻想到宜春侯府。這不比直接寫字討巧?
給皇帝送千秋禮這麼大的事,按理絕沒有女眷插手的份。給皇帝賀壽不可能只有一件屏風,當然還要搭配其他的東西,只不過主次有別,主推其中一兩樣而已。程老侯爺如果真打算送屏風,大可讓程元璟寫好祝壽辭,然後讓外面最好的繡娘繡,委實沒必要讓程瑜瑾冒這個風險。程瑜瑾雖然是未出閣的女子,但是給聖上送禮,倒不必避諱男女,反而要擔心繡毀了的風險。
程瑜瑾無比清晰地意識到,程老侯爺這是在抬舉她。程瑜瑾自己清楚她可以比外面的繡娘繡更好,但程老侯爺不知道,他本來沒必要冒這樣的險。
程瑜瑾立即站起來謝老侯爺,而程老侯爺卻在試探地看程元璟。
他提出這樣的想法,根源是想幫太子。聖上明知道太子就在京城卻不能見,想來心中極為悲痛,趁著千秋節這麼好的掩飾,程老侯爺讓太子寫一副祝壽辭,以宜春侯府的名義遞上去。等聖上看到牽掛多年的兒子為他賀壽,他心中多少能慰藉些吧。
而程老侯爺又不敢直接送太子的字,雖然太子“失蹤”已經十多年,但保不準有心人還記得,如果被楊首輔發現端倪,那就糟糕了。所以程老侯爺想來想去,只能折箇中,太子的祝壽辭依然寫,只不過不是以卷軸,而是以繡屏的方式送。
這是程老侯爺第二個私心,他本來打算請外面最好的繡娘連夜繡的,可是前兩天恰巧聽到程瑜瑾被人退婚了。女子被退婚,再好的人材也無法挽回,程瑜瑾恐怕再難說到好人家了。程老侯爺便想讓程瑜瑾來執針,他的想法是讓程瑜瑾擔個名,實際還是繡娘動手。程家不會明面上說這是誰的針法,但是隻要這件繡屏被皇帝看重,自然而然的,程瑜瑾的身價就高了。
說不定,還有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