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四章 ??奔襲,三國之霸王張繡,十十,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繡把六尺之孤、軍國大事全部託付給了戲志才,而御駕親征北方。
就像他以前做的一樣。在略陽時,張繡出徵,戲志才留守略陽郡。
為大司馬、大將軍時候,張繡典戎馬在外,戲志才留守洛陽,總理朝政,足兵足糧。
張繡梁主,而戲志才“梁主之蕭何”也。
黑夜,風聲很大。
大規模的人馬,沿著大道,往北方邙山而去。昔日十常侍殺何進,京都大亂,皇帝與陳留王,便避難北邙山。
北邙山也算是洛陽北方的屏障,只是山太矮,不太好防守。
旌旗不多,只有“梁”字大旗,以及“典”、“期門”、“羽林”、“虎賁”、“馬”、“陳”。
華雄、胡車兒的六萬騎兵,高順、胡珍、樊稠等步軍,早就沿河佈防,做出一副死守黃河的模樣了。
如今梁主御駕親征,只帶了三萬兵馬。
“梁”字大旗是特製的,風吹獵獵作響,士卒扛著極為辛苦,需得輪換。
張繡與典韋、馬岱、法正、沮授、荀攸、諸葛瑾、司馬懿等人策馬而行。
“天亮之前必須到達北邙山。否則袁紹探子一旦探聽到我們的動靜,就會有所防備。”
“傳令下去,士卒們辛苦一些。到達邙山大營之後,殺豬宰羊,犒勞他們。”
張繡轉頭對馬岱說道。
“諾。”馬岱穿著一襲鐵甲,手持一杆大槍,應諾了一聲,轉身下去傳令去了。
馬氏兄弟,馬超典兵在外,馬岱宿衛在內,也算是梁朝得用將門。
張繡傳令之後,策馬向北,北望幷州,眸光很亮。
邙山大營早就建造好了,袁紹的探子是探聽不了,大營內到底有多少兵馬的。他增加個三萬人,袁紹探子不會知道。
但是沿路袁紹的探子,如果看到他行軍向北,一定會傳遞回去訊息,那就不好玩了。
前功盡棄。
梁朝對待士卒是最好的,兵馬雖多,但卻從不克扣軍糧。馬超、陳登兵馬雖然不是精銳,但是養的膘肥體壯,體力十分充沛。
隨著張繡一聲令下,他們加速趕路。大軍在天亮之前,終於進入了邙山大營。
張繡的步軍,都在這裡。
張繡進入大營之後,迅速率領輕騎數百人,先往中軍大帳而去。高順、胡珍、樊稠等將,在大帳前恭迎。
“陛下。”他們身穿鐵甲,只是拱手一禮。張繡翻身下馬,對他們說道:“入帳說話。”
眾文武立刻尾隨張繡進入大帳。
帥座上放著一張胡凳,張繡坐下,往南看向文武。文武分左右而坐,也是每人一張胡凳。
“取地圖來。”張繡又抬頭對帳外的馬岱說道。
馬岱應諾了一聲,立刻命兩個親兵取來了地圖。這地圖是布質,固定在屏風上。
眾人都看的十分清楚。
張繡對將軍們說道:“寡人已經與謀臣們商量好了。大軍白天修整。等到了晚上,再乘船渡河。先到達河內郡的這處汾水亭內藏兵,白天修整。袁紹的探子,都在南岸。而河內郡的百姓,都被太史慈遷徙到了南岸。那裡現在一片荒涼,又偏僻,大軍雖多,卻不會走漏訊息。等到了晚上,我們就可以長途奔襲,殺破袁紹大營,解了懷城之圍。”
將軍們都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胡珍拱手一禮,問道:“敢問陛下。大軍奔襲,不需要太多人馬,三萬足矣。不知誰奔襲,而誰留後,留後又如何行動?”
張繡早有定計說道:“寡人自領大軍前往,樊稠、高順與寡人同行。其餘諸將,在寡人渡黃河之後的第三天渡河,在北岸修葺大營以接應,然後命華雄、胡車兒收攏騎兵渡河。寡人一旦擊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